吕融(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领)简介_吕融的个人资料
吕融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出生于清末,早年在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学习,毕业后担任准尉见习官,抗战前,担任师部上校参谋主任,抗战爆发后,与日伪军作战,后升任为副师长,抗战胜利后,担任北平少将参议,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后在甘肃省、浙江省工作!
吕融
1901年出生,字纪化,老台村人。9岁就学,
1922年考入华东体育专门学校。
1926年9月在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入伍
1927年5月分入骑科。
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警卫营骑兵队为准尉见习官;2月,新建乘马步兵连,任班长;6月,该连扩充为马营,任二连少尉排长;
1930年,该营扩充为骑兵团,任二连上尉连长;
1931年,改为警卫师直属骑兵营,任少校营长;
1933年9月,调任河南开封骑兵第一旅少校参谋;10月,升为中校副官主任。
1935年秋,该旅改编为骑兵第七师二十团,移驻西安,归何柱国骑兵军建制。
1936年5月,被派到西安韦曲长安训练团受训。训练团系张学良主办,教官为东北将领。9月,吕融回部队,移驻山西大同,归傅作义指挥。参加百灵庙之役。得胜后,回驻隆盛庄,调升为师部上校参谋主任,兼军士训练班主任。
1937年7月,抗战开始。8月该师奉命集结东进,配合傅部三十五军攻克商都县城,进入河北,于台路沟与敌伪部队发生遭遇战,告捷。9月,部队于后套改编,师长门炳岳升骑兵军长,吕融任师参谋长。
1938年1月,奉命率骑兵一团攻克杭锦旗伪军。后被派到武昌南湖军训团高级班受训两个月。
1939年冬,日军进犯后套,吕融任师前敌指挥,带两个骑兵团到前线布防:二十一团在黄河北红柳滩,十九团在黄河南二圪旦湾。其时黄河封冻,吕融每日来回两处视察阵地、督筑工事。日军先以大炮轰击,继以飞机侦察轰炸,而后以装甲车掩护步兵前进。吕融率部坚持抗击3天,奉命退到伊克昭盟沙漠。
1940年春,黄河开冻前,傅作义指挥反攻后套敌伪军得胜,吕融得到勋章,调兼二十团团长。7月,升任副师长;9月,又被派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两个月
1942年秋末,调任东北挺进军新编骑兵第六师师长
1946年初改任整编骑兵第十一旅旅长;
1948年春,调北平总部任少将参议,夏,任骑兵第二旅旅长,率部驻陕西泾阳及永乐宫一带。
1949年冬移驻四川,见形势大变,遂率2000多军官在德阳县起义。之后,一度担任技术教员、大队长,后调到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工作。
1976年,调浙江省人委参事室工作。
197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