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黄体芳(晚清时期的官员)简介_黄体芳的个人资料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1-01 手机浏览

黄体芳是晚清时期的官员,是同治二年的进士,被授予翰林,后担任翰林院侍读等职,光绪时期,担任侍读学士、担任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等职、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年老辞官,仍关心国事,后病逝于家中!

黄体芳

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生,字漱兰,自署东瓯憨山老人,瑞安人。

同治二年(1863年)中二甲进士,初授翰林。

同治四年(1865年)散馆授编修

同治六年(1867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同治七年(1868年)擢侍讲

同治八年(1869年)视学福建

同治十二年(1872年)为山东学政

同治十三年(1873年)转翰林院侍读,九月转右春坊右庶子。

光绪二年(1876年),学政任满还朝。

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上《裁定外省陋规疏》。九月,张佩纶奏请广开言路以拯时艰,诏饬朝臣各摅己见。

光绪四年(1878年),应诏疏陈时政得失,劾户部尚书董恂及前山西巡抚鲍源深。五年,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迁詹事府少詹事,折参工部尚书贺寿慈,劾使俄大臣专擅误国,言人所不敢言,和张佩纶、张之洞、宝廷合称“翰林四谏”。

光绪六年(1879年),提督江苏学政。

光绪七年(1880年),转詹事,续擢内阁学士。

光绪八年(1881年),筹建江阴经古书院,擢兵部左侍郎。

光绪九年(1882年),经古书院落成,改名南菁书院,设经学、古学两门。

光绪十年(1883年),建议朝廷索还琉球,并进经划越南之谋。

光绪十一年(1884年)调京,升兵部左侍郎,奏劾李鸿章练兵20余年,无尺寸功。忤旨,左迁二阶

光绪十二年(1885年)补通政使。

光绪十四年(1887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

光绪十五四年(1888年)六月,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光绪十七年(1890年)四月,行年60,告病辞官。

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爱国人士开强学会于京师,张之洞等组织上海强学会,体芳及子绍箕、侄绍第均曾参加。同年先后主讲开封信陵书院和江宁文正书院。十一月,归居瑞安。

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德军入踞胶州湾,作《二本叹》,以刺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李秉衡。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列强瓜分之议日亟,忧伤交集,赋诗志感

光绪二十五年(1901年)五月初九日卒于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