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著名的考古学家、埃及学家)简介_夏鼐的个人资料
夏鼐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埃及学家,也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后奔赴伦敦大学学习,毕业后从事文史和考古方面的研究,曾经参加殷墟、明定陵、长沙马王堆等著名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夏鼐
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埃及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在史前考古、科技史、中西交通史等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个人生平
1910年出生,字作铭,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商人家庭。
1927年浙江省立十中初中部肄业
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
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
1940年,曾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1941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又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50年代初,曾参与筹划和组织领导由文化部、中科院、北大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四期全国考古人员训练班,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亲率发掘队对辉县、长沙和黄河水库区等地进行重要考古调查与发掘;
1956—1958年,主持并参与具体操作发掘北京明定陵工作;
1974年后;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和偃师商城等重要发掘进行现场指导,使中国考古学的科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加强文物保护、完善《文物保护法》以及审核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1985年去世
主要著作
毕生论著宏富,已发表的论文凡224种,专辑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和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日文)、《汉代的玉器和丝绸》(英文)等,还主编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分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