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行(海宁市早期革命者)简介_许志行的个人资料
许志行是海宁市的早期革命者,出生于清末,早年当学徒,但一心想读书,多次逃出店铺,在汉口流浪,后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成人失学补习班和高级部学习,不久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业余世家年开始写小说,并且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后后在浙江从事过地下工作,与组织失去联系,长期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解放后曾经担任上海师范学院担任副教授!
许志行
1902年出生,原名潘祖生。出生于吴县,后举家迁至海宁袁花。11岁时,因母故家贫,入赘于袁花许家,改姓,更名志行。14岁时外出当学徒,却一心想读书,先后两次到嘉兴、上海闵行酱园,不久便逃回;后送至湖南长沙玻璃五金店,3天后又逃出店铺,流浪到汉口街头。
1920年,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成人失学补习班和高级部学习
1922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课余开始写小说,受到国文教师俞平伯的赏识,介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结集为《孤坟》出版,其中《师弟》一篇由茅盾选人《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志行积极组织宣传队到外地宣传,暑假中到上海参加工人运动。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冬,遭校方开除。北伐期间,在武汉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秘书。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后,许先后在中共上海闸北区委和浙江省委从事地下活动。后与组织失去联系,转而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厦门集美中学、汕头友联中学、河北定县铁路员工子弟学校、温州第十中学任教。
1935年在温州十中时,曾因声援一二·九运动被捕,经同乡学者吴文祺奔走获释。后到上海晨光书店、开明书店任职。其间与许杰合编初中国文课本一套六册,供各地采用。
1936年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创作不辍。抗战爆发后,一直在上海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建国后在格致中学、新成中学任教,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并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学院任副教授。
198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