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荫(著名病毒学家)简介_高尚荫的个人资料
高尚荫是著名的著名病毒学家,出生于清末,毕业于东吴大学,奔赴美国留学,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对我国病毒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尚荫
1909年3月3日,生于浙江嘉善陶庄镇。
1916年,高尚荫进入陶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1926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在昆虫学家胡经甫教授指导下攻读生物学科。
1930年,获该校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获美国佛罗里达州劳林斯大学奖学金,赴美深造。
1931年,获劳林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秋入美国子鲁大学研究院。
1933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在著名原生动物学家L.L.伍德拉夫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1935年,获博士学位,并荣获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
1930-1935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1935年2月,赴英国,并在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从事短期研究工作后于同年8月回国,受聘为武汉大学教授。
1943年,高尚荫再次赴美,在洛氏医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病毒学家W.M.斯坦利教授实验室中从事病毒学研究。
1947年,回到武汉大学,继续教学和病毒学研究工作。
1949年,任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
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历任武汉大学教务长、理学院副院长、副校长。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中南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和名誉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1年,被美国劳林斯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89年4月24日,逝世。
科研成就
对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家蚕脓病毒、根瘤菌噬菌体、猪喘气病原物及昆虫多角体、颗粒体病毒等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分析研究,证实了病毒性质的稳定性在国际上首创将流感病毒培养于鸭胚尿囊液中创立了昆虫病毒单层培养法,在家蚕的卵巢、睾丸、肌肉、气管、食道等组织培养中应用成功开展了昆虫病毒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为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病毒学实验室和病毒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