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叔羊(现代的画家)简介_沈叔羊的个人资料
沈叔羊是现代的画家,是沈钧儒之子,早年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跟随著名画家赵叔孺学习中国画,后东渡日本,在大阪商业大学学习,抗战时期回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法学院担任教授,解放后到北京,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等职,病逝于北京。
沈叔羊
1909年出生,沈钧儒之子。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
1930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在校时曾从著名画家赵叔孺学习中国画。
193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
1935年东渡日本,在大阪商业大学学习。
1937年归国,在父亲沈钧儒指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曾随李公朴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担任干事,还曾先后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桂林行营政治部第三组以及重庆经济部工作。
1941年后,任育才学校重庆分校教员。
1943—1944年,在重庆多次举办画展。其绘画艺术曾获得郭沫若、徐悲鸿、沙千里、傅抱石等人的赞誉。对国画理论也深有研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开画论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法学院任教授兼调查部主任。
1949年9月到北京,先后在出版总署美术科、贸易部国外贸易司任职,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
1954年6月,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81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沈叔羊书画展,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指画等品类,备受欢迎。
1986年3月24日,沈叔羊为慕田峪长城题写“留霞”匾额,11月13日即病逝于北京。
主要作品
作品有《农民》《双鱼》等。出版有专著《国画六法新论》《爱国老人沈钧儒》等,编注有《寥寥集》(沈钧儒诗集)、《沈钧儒画传》。集有《画髓室题画诗词选》《谈中国画》《百花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