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瑞(甲壳动物学家)简介_沈嘉瑞的个人资料
沈嘉瑞是我国甲壳动物学家,出生于清末,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生物系,后从事教育活动,不久奔赴英国留学,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等职,长期从事甲壳动物的研究,是我国现代甲壳动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沈嘉瑞
1902年出生,嘉兴人。
1927年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在厦门集美学校任生物学教员。
1928年在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当助理员。
1932年秋赴英国留学
193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理工学院动物系甲壳动物研究生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及普利茅茨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甲壳动物。
1935年夏回国,任北京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
1937年秋至1946年,在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兼云南大学教授。
1946年秋至1949年春,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
1947年应英国科学理事会邀请,去英国访问半年。
1949年3月至11月,任北京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北京动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后,仍任研究员。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51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厦门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4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分类系研究室主任。
1975年去世
主要成就
沈嘉瑞对甲壳动物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诣,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不仅对蟹类有精通的研究,并对鱼的寄生甲壳类、虾类、等足类、端足类、鳃足类等均有一定的研究,曾先后发表了云南的鱼虱新种,昆明的“鱼怪”以及西南的米虾新种等论文多篇。不仅研究范围广泛,而且结合实际,从而为中国的甲壳动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20世纪50年代,在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无脊椎动物室主任期间,他对整个甲壳动物的研究有一个宏伟的规划,组织人力,对主要的优势类群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鱼类的寄生桡足类、浮游桡足类、等足类、端足类、蟹类等。除分类外,还涉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力图为中国培养多方面的研究人才。此外,他同时还兼顾室内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淡水贝类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