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赞宁(北宋时期的僧人、佛教史学家)简介_赞宁的个人资料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1-08 手机浏览

赞宁是北宋时期的僧人、佛教史学家,在后唐时期出家为僧,在天台山受具足戒,后前往灵隐寺修南山律,被吴越王钱俶所敬,赐号“明义示文大师”,北宋建立后,带着阿育王寺真身舍利来到汴京,被宋太宗赐“通慧大师”号,后奉命修《大宋高僧传》等佛学著作,后圆寂。

赞宁

贞明五年(919年)出生,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

清泰初年(934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统,赐“明义示文大师”号。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王钱俶降宋。他以花甲之年奉阿育王寺真身舍利来到汴京,宋太宗见之于滋福殿,多次宣召,赐予紫衣及“通慧大师”号,入翰林院。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充右街副僧录。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又奉诏回杭州编纂《大宋高僧传》,历时七年成书30卷;受到大宗褒奖,命僧录司编入大藏流通。

淳化元年(990年)任左街讲经首座

淳化而年(991年)任史馆编修。

至道元年(995年)掌洛京教门事。

咸平元年(998年)加右街僧录。

咸平二年(999年)迁左街僧录。

咸平四年(1001年)圆寂

其他著作

《四分律行事钞音义指归》3卷(已佚)、《舍利宝塔传》1卷、《护塔灵鳗菩萨传》1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