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简介_沈约的个人资料
沈约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自幼家贫,但刻苦学习,南齐建立后,担任国子监祭酒等职,南梁建立后,担任尚书仆射,册封建昌县侯,官至太子少傅,去世后被追谥为隐,他是南朝文坛领袖,创“永明体”,为“竟陵八友”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其著作《宋书》入选二十四史。
沈约
元嘉十八年(441年)出生,字休文,武康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城关镇)人。13岁时,父璞被杀,家境贫困,立志苦读,昼夜不息。博通群书,且擅诗文。
南朝宋末,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至尚书度支郎。齐初,任步兵校尉管书记。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胱、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
隆昌元年(494年),任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曾登金华婺江北岸玄畅楼,赋诗八首,时称绝唱,后玄畅楼因此更名八咏楼。
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
永元二年(500年),因母亲年老,沈约上书请求免去职位,朝廷改任他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永元三年(501年),萧衍起兵攻占建康城后,任命沈约为骠骑司马,原来所任的冠军将军、征虏将军等职仍然保留。
中兴二年(502年),萧衍任相国,进爵梁王。与范云共劝萧衍称帝,及衍即位,官尚书右仆射,封建昌侯。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太子少傅等职。
天监九年(510年),沈约改任左光禄大夫,仍兼任侍中、太子少傅,赐给演奏乐曲的乐队一部
天监十二年(513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隐
文学成就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主要著作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