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臧(晚清官员、诗人)简介_朱孝臧的个人资料
朱孝臧是晚清时期的官员,是光绪九年的进士,路翰林院,后担任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等等,后生侍讲学士,因触怒慈禧被获罪,后升任内阁学士,晚年官至礼部侍郎,民国时期,寓居上海,他擅长作诗,被誉为“清末四大家”之一。
朱孝臧
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一名祖谋,字藿生,一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疆村人。父光第,曾官郑州知州。童年爱好文学,随父在河南生活。
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
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史协修、会典馆总纂。
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会试同考官。后升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累迁侍读庶子、侍讲学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包围外国使馆,董福祥部击毙日本外交官。朱孝臧上疏反对仇教开衅,因触怒西太后等,几获罪。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忠心谋国”升为内阁学士,擢为礼部侍郎。是年秋,外放广东学政。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病退职,卜居苏州。不久,被聘为江西法政学堂监督。
宣统元年(1909年),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因病未赴任。
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一笑拒之,却在天津以君礼参拜废帝溥仪。
民国二十年(1931年)去世
诗词成就
朱孝臧早年工诗,风格近孟郊、黄庭坚。光绪二十二年人王鹏运发起的词社后,改而填词。诗词颇多时事之作,有壮怀零落、国土沦丧之感。精通格律,讲究审音,守律甚严,填词四声相依,有“律博士”之称,与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并称“清末四大家”,乃至被视为唐宋至近代数百年间万千词家的“殿军”。
主要作品
曾校刻唐宋五代金元词百六十余家为《疆村丛书》260卷,又辑《湖州词征》、《国朝湖州词录》、《沧海遗音集》等。其自作词,晚年册定为《疆村语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