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准(著名的学者)简介_毛准的个人资料
毛准是著名的学者,出生于清末,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后和傅斯年、罗家伦发起新潮社,毕业后在校任教,后奔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教学,同时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和胡适是莫逆之交,抗战时期,负责押送北大图书馆珍贵古籍前往香港,抗战胜利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后奔赴台湾大学任教,直到去世。
毛准
字子水,原名延祚,江山人。
1913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3年后升本科数学门。
1918年冬,与同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刊物。毕业后留校教预科班国文。
1922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理科研究所学习,曾亲聆爱因斯坦讲课。
1930年归国,任教北京大学史学系,兼北大图书馆馆长,与胡适为莫逆之交。
抗日战争期间,押运北大图书馆珍贵善本经香港、越南海防抵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史学系教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并主编大公报《文史周刊》专栏。
1949年初去台湾大学任教。
1960年7月,偕胡适、钱思亮等36人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参加中美学术合作会议,发表论文《人文概论》。
1961年,任台湾《新时代》主编。
1973年退休后,仍在台湾大学研究院、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讲课,直到93岁高龄。
1988年去世
主要作品
《毛子水文存》《〈啧有烦言〉解》、《〈论语〉今注今译》《〈荀子〉训解补正》、《孔孟处世的道理》(讲稿)、《〈汤世〉新义》(讲稿)、《中国科学思想》、《傅孟真先生传略》、《胡适传》、《忆念姚从吾先生》、《记陈寅恪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