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恩孚(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简介_沈恩孚的个人资料
沈恩孚是近代的教育家,出生于清末,早年刻苦学习,后执教于宝山县学堂,清末倡导建议改上海龙门书院为师范学校,不久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主张变法维新,民国后主持江苏教育,担任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抗战期间闭门读书,解放前夕病逝于上海。
沈恩孚
1864年出生,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字信卿,生于江苏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4岁能文,6岁始常代母授同岁学生读书,15岁补博士弟子员。自此,开始研究《说文》,通训诂之学。早年就读于上海龙门书院,后执教于宝山县学堂。
1904年,与袁希涛等倡议改上海龙门书院为师范学校。同年,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任龙门师范学堂监督,主张变法维新。
1905年,龙门初级师范学校成立,为首任监督。参加创办江苏学务总会,当选会长,倡议施行小学单级教授法。
1911年武昌起义后入江苏都督府,任副民政长,旋任江苏省公署秘书长。
1913年“二次革命”后弃政从教。创办鸿英图书馆。又任上海市议会议长。
1913年主持江苏教育,主张体育、童子军、新教育等理论、方法。
1917年,与黄炎培等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筹创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抗战期间寓居上海闭门读书。
1949年4月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