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琛(清朝后期名臣)简介_钱宝琛的个人资料
钱宝琛是清朝后期名臣,为吴越王后裔,嘉庆二十四年考中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道光时期,担任贵州学政、云南按察使等职,后升任湖南巡抚,与林则徐交往过密,属于禁烟派,禁烟失败后,返回故里,在太仓种桑养蚕,为后来太仓蚕桑业发达奠定基础。
钱宝琛
乾隆五十年(1785年)出生,字楚玉,又字伯瑜,江苏太仓人,清中后期官员。钱宝琛是吴越王钱镠的第二十九世孙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道光元年(1821年)提督贵州学政
道光十一年(1832年)授同德知府,历浙江督粮道,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
道光十七年(1837年)擢湖南巡抚
道光十八年(1838年)改江西。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调赴湖北,未赴移疾归。为人严以律己,宽以御众。归里后以诗人提倡后进者垂二十年,尤留心桑梓事,如辑州志,兴水利,树桑育蚕,不惮躬为倡率,乡里称之。
咸丰九年(1859年)去世
参与禁烟
他曾与林则徐在翰林院共过事,私交甚深,也属禁烟的强硬派。林则徐在虎门禁烟前,钱宝琛已在湖南收缴烟具、烟土等,其中两千余支烟具,他亲往检视后劈毁。林则徐广东禁烟后,他又在江西积极响应,他还在赣粤与赣闽边境捕捉到一个有万余人的庞大的鸦片走私团伙,朝野为之震动。
禁烟失败后,他托病回故里太仓。在太仓时,他利用南园的田地试行种桑养蚕。清道光以来,太仓蚕桑业发达,这与钱宝琛大力提倡是分不开的。
主要作品
《存素堂奏疏》4卷、《壬癸人物志稿》28卷、《颐寿老人年谱》2卷、《存素堂文稿》4卷补遗1卷、《存素堂诗稿》14卷、《钱颐寿中丞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