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年(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简介_黄胜年的个人资料
黄胜年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出生于解放前,早年在清华大学物理学学习,后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回国后担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等职,长期从事中子物理与原子核裂变的实验研究和组织工作,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黄胜年
1932年2月10日,黄胜年出生于江苏太仓。
1950年—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2年—1955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5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顾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7年7月,著作《黄胜年诗文集——一个科学院院士的情怀》由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2009年1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7岁
科研成就
黄胜年测定或澄清(中国国外有分歧的)核武器与核能发展所需要的某些核数据。先后完成了各种能量中子引起铀、钚、钍核素以及铀238、钚240自发裂变体系的实验。在没有直接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建立方法与装置,完成了金属铀本底中子的测定。
1979年后,对锎252自发裂变这种典型的低激发能裂变进行系统的实验,观察到高动能事件碎片质量分布上的精细结构,并得出氚和a粒子伴随裂变(三分裂)的各种关联特性。还在快中子截面、快中子能谱、探测技术、光中子反应、裂变产额和裂变势垒高度等方面作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