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明朝内阁首辅大臣、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简介_申时行的个人资料
申时行是明朝内阁首辅大臣、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隆庆时期为吏部右侍郎,万历时期,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后期父亲去世,临行前申时行被推荐入阁,直到张居正去世后,为内阁大臣,因国本之争辞官,万历后期去世,被追谥为文定。
申时行
嘉靖十四年(1525年)出生,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属苏州)人。明代大臣。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考中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此后,迁为礼部右侍郎,成为礼部的第二副长官。
万历五年(1577年),申时行出任吏部右侍郎。吏部掌管官吏铨选,职权颇重,列六部的首位,后张居正丁忧,被推荐入阁。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为内阁首辅大臣,后因国本之争辞官归乡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八月,申时行回到了故乡长洲。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他年满八旬,神宗遣使存问。诏书到了申府大门,申时行咽气。神宗诏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定”。
后世评价
在后世多数批评者的眼中,申时行是一个“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无主见,也无能力,更无作为的人,特别是申时行入主文渊阁的这九年时间里的作为,和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实在是过于平静,以至于有点波澜不惊。但是正是有这样的一种类似润滑剂作用的人物的出现,才使大明帝国的经济和民生得以短暂的休养,才能期待以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