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明末抗清名将)简介_卢象升的个人资料
卢象升是明末抗清名将,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担任户部主事,崇祯年间,因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后担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先后击退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升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因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后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最终战死沙场,南明时期追谥为忠烈。
卢象升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出生,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末抗清名将。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迁大名知府、大名道。
崇祯二年(1629年)募兵保卫京师,镇压农民起义。
崇祯七年(1634年)以军功进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任职期间备兵设屯,扼要设防,屡向朝廷奏请进剿农民起义军,很受器重。治军严刻,用兵以凌厉凶狠见长,屡获战绩。
崇祯八年(1635年)升任巡抚,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5省军务,多次攻围堵剿农民起义军。
崇祯九年(1636年),清军攻入喜峰口,他再度率师进驻京畿,旋改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抵任后,巡阅边关要地,修台筑墩,严明军纪,操练兵马,增强抗击清军的作战能力,使清军数年不敢进犯。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兵逼近京师,受命督师,以兵部尚书秉尚方剑,驻兵昌平。召对时,向崇祯皇帝陈明抗清大义,但以为官直言和坚持抗清,遭宦官高起潜、兵部尚书杨嗣昌等嫉恨,虽名为督天下兵,实辖兵员尚不及2万。又由于杨嗣昌等人多方牵制,抗清战争难以取胜。后因崇祯帝听信谗言被去职,以侍郎视事,手下仅有疲卒5000,乏食空腹,哀呼莫应。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1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
主要作品
著有《忠肃集》、《卢象踦疏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