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湛然(唐朝时期的高僧)简介_湛然的个人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6 手机浏览

湛然是唐朝时期的高僧,早年学习儒学,后改学佛学,直到三十八岁才出家为僧,玄朗圆寂后,继承其全部的经籍秘藏,主持天台国清寺,为天台宗第九代师祖,唐德宗年间圆寂。

湛然

景云二年(711年)出生,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唐高僧,人因称之为荆溪大师,又称为“妙乐大师”。湛然俗姓戚,本业儒。17岁时始攻习佛学,20岁时求学于天台宗高僧玄朗,尽得其学说精髓;

天宝七年(748年),三十八岁,始在宜兴君山乡净乐寺出家。既而前往会稽开元寺,就四分律相部宗名僧昙一,广究律部。又在吴郡开元寺,敷讲《摩诃止观》。

天宝十三年(754年),玄朗圆寂,湛然继承其全部经籍秘藏,住持天台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第九代师祖。他提出“无情有性”说,阐发天台宗教义

天宝、大历间,玄、肃、代三宗前后征召他入京,他均托病固辞。初住兰陵,晚年迁天台国清寺,以身诲人,耆年不倦,当战乱饥馑之际,众多学徒来集。

建中三年(782年),在佛陇道场圆寂。天台宗人尊为第九祖。一般称为荆溪尊者,又称妙乐大师

主要作品

《止观大意》、《金刚碑》、《始终心要》、《法华玄义释签》等著作。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湛然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