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时(清朝时期的大臣)简介_杨名时的个人资料
杨名时是清朝时期的大臣,是康熙三十年的进士,为翰林院检讨,后升任直隶巡道,康熙末年,担任云南巡抚,成为封疆大吏,雍正边间,升任兵部尚书、总督云贵,乾隆继位后加吏部尚书衔兼国子监祭酒,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定。
杨名时
顺治十七年(1661年)出生,江阴东门人,深得考官李光地的器重,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经学造诣更加深厚。
康熙三十三年(1691年),时任翰林院检讨的杨名时,入值南书房。
康熙四十一年(1698年),晋升为顺天学政,不久,升为翰林院侍讲。后因父母亡故,返故里服丧,并于四十九年手录、校订《徐霞客游记》12卷,并作序。
康熙五十一年(1708年)服丧期满,赴京候补。
康熙五十三年(1710年)担任陕西正考官。
康熙五十六年(1713年)授直隶巡道,有政绩。
康熙五十八年(1715年)迁贵州布政使。
康熙六十年(1721年)擢升为云南巡抚,成为朝廷封疆大吏。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亲书“清操夙著”匾额送给杨名时,以表彰他几十年清正廉洁、躬身勤政的卓著功绩。
雍正三年(1725年),66岁的杨名时又擢升为兵部尚书、云南总督兼云南巡抚,位极人臣。
雍正四年(1726年),又由兵部尚书转任吏部尚书。
雍正五年(1727年),因题本误载密谕获罪
雍正六年(1728年)又因人上参奏本,以赃私、借欠亏空等事革职,在昆明居行馆7年,专治理学,悉心著作。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以杨名时为人诚朴、品德端方,下诏将他从云南召回,授予76岁的杨名时为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再一次入值南书房,侍皇太子课读。
乾隆二年(1737年)病故。赠太子太傅,入贤良祠,赐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