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王禹卿(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简介_王禹卿的个人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7 手机浏览

王禹卿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出生于光绪初年,早年来上海当学徒,后从事商业,受到荣宗敬的赏识,担任茂新面粉公司销粉主任等职,后合伙投资创办面粉厂,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粉畅销,成为著名的商人,后在无锡构筑蠡园,抗战时期,拒绝出任伪职,解放前夕前往香港,病逝于香港。

王禹卿

1879年出生,名尔正,,无锡城郊扬名乡青祁村人。与其兄王尧臣幼时均在父亲的学馆里读书。王禹卿14岁时到上海胡亦来煤铁油麻店当学徒,18岁升外帐。

1902年进沈元来油麻店,负责销售工作,在争取客商、招揽生意方面才能出众,后被延入恒来油麻店,派去烟台、营口、天津等地推销商品,并代无锡保兴面粉厂销售面粉。

1903年,被荣宗敬挽入无锡茂新面粉厂工作,派至黄桥麦庄任会计兼司函牍,不久仍派赴烟台、营口等地推销面粉,兼销进口美国面粉并经营汇兑业务。

1904年底,被聘为茂新面粉公司销粉主任,后又任茂新驻天津分销处主任,兼上海裕大祥号天津分号经理。

1908年,裕大祥号投机失败,牵累茂新,经王禹卿与各庄联系,立据担保,负责归还欠款,使茂新渡过了难关。

1912年,王禹卿与茂新办麦主任浦文汀拟在沪合办面粉厂,因资本不足,后与荣氏兄弟商议合伙投资,共集资4万元,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王禹卿为经理。

1913年建成投产后,日产面粉1.2万包。由于使用原茂新“绿兵船”牌商标,加之王禹卿销粉有方,第一年就盈余3.2万元。此时王尧臣亦辞去华兴面粉厂销粉职务,来到福新,接任福新一厂经理。

以后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粉销路大畅,福新面粉厂迅速扩展。至民国9年,福新已发展到8个厂。其中以福新七厂规模最大,日产面粉1.4万包。王禹卿任福新面粉公司经理兼福新七厂副经理。王尧臣一直担任福新一厂与三厂经理、福新七厂驻厂经理。王禹卿则精明干炼,善于经营。兄弟俩互尊互让,合作无间。

1920年,王禹卿协助荣宗敬在上海成立面粉交易所,规定“绿兵船”牌面粉为市场标准粉。

1921年,他与荣宗敬又在上海创办华商纱布交易所,并购得两个经纪人字号,经手买卖纱布、证券等业务。

1927年,他耗资20多万元,在无锡五里湖旁构筑蠡园。他还在无锡开办云裳绸布庄。

1932年,王尧臣投资10万元,在无锡迎龙桥堍创办康裕布厂。

1933年,申新纺织系统发生经济困难,福新各厂从茂、福、申三新总公司分离出来,另行成立福新面粉厂总公司。王禹卿自任总经理。

1934年,申新系统经济濒危时,他曾一度担任茂新、福新、中新总公司总经理。日军侵占上海后,福新系统的第一、三、六厂皆在敌占区,损失严重;第二、四、七、八厂处于租界内,颇有盈利。

1938年,王尧臣、王禹卿在上海共同创办寅丰毛纺织厂。

1943年,日伪成立粉麦统制会时,邀王禹卿出任该会主任委员,遭到他的拒绝。

1947年,上海福新、阜丰、华丰、裕通面粉厂和无锡茂新面粉厂联合成立五厂公记小麦联购组织,他担任主任委员。此时,他感到年事已高,遂将福新系统经营大权交由荣毅仁掌握。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王禹卿去香港。

1965年4月,王尧臣病逝于上海,终年89岁。5月,王禹卿病逝于香港,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