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骥(两弹一星元勋、空间物理专家)简介(个人资料)
钱骥是两弹一星元勋、空间物理专家,出生于民国时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系,后长期从事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是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于我国卫星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元勋称号。
钱骥
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
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
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并力促返回式卫星资料为国民经济服务,经过他的辛勤努力,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
个人生平
1917年,钱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化专业。并留校作助教,进修物理。
1947年,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参加组建空间物理研究机构,探讨人造卫星的基础研究课题,开展中国人造卫星方案探索研究,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10月,钱骥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到苏联考察。
1964年,发表《气象火箭测高空风的方法》,通过试验获得成功,获国家科委科学二等奖。
1965年,提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报告,组织编写《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大量的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1974年,主持修订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方案和“实践二号”科学卫星方案。重视广播通信卫星方案探讨。重视预研工作资料积累、情报分析研究、成果鉴定、资料归档工作。
1979年后,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
1983年,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6岁。
重要新闻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