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刘铄(刘宋宗室大臣)简介(个人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手机浏览

刘铄是刘宋宗室大臣,为宋文帝第四子,早年被封南平王,在元嘉北伐中立下战功,后刘宋刘劭弑父自立,他支持刘劭,与宋孝武帝对抗,失败后投降宋孝武帝,担任司空,但最终还是被宋孝武帝毒杀。

刘铄

元嘉八年(431年),生于建康宫,封为南平王

元嘉十七年(440年),刘铄被任命为冠军将军、湘州刺史、都督湘州诸军事。但他并未到湘州赴任,而是留在京师建康,负责石头城防务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刘铄改任南豫州刺史,并进拜右将军、加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秦州、并州六州军事。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宋文帝又进拜刘铄为平西将军,但刘铄却辞而未受。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豫州,围攻悬瓠,但连攻四十余日未能破城。守将陈宪据城坚守,刘铄也遣军驰援。魏军最终只得撤围北归。是年,宋文帝大举北伐。刘铄也遣军参战,连取长社、小索、大索等城,进逼虎牢,后来,魏军大举反击,长驱直进,围困寿阳。刘铄命烧掉寿阳四周庐舍,凭借坚城固守,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荆州刺史鲁爽率宗族、部曲六千余人南奔汝南,命其弟鲁秀前往寿阳,向刘铄请降。刘铄遣驿马疾报建康。宋文帝将鲁爽安置在义阳,以鲁秀为刘铄的军府参军。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铄支持元凶刘劭,与孝武帝刘骏相对抗,先后被授为中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录尚书事等职。后因刘骏讨平叛乱,被迫投降,拜为司空,最终在当年七月被刘骏毒杀,时年二十三岁。追赠侍中、司徒,谥号穆王。

文学成就

刘铄工书法,擅诗文,曾自创新题《三妇艳》,其三十余首《拟古诗》更被誉为“亚迹陆机”。有文集五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