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历史知识

宋孝武帝刘骏(刘宋第五位皇帝)简介(个人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手机浏览

刘骏是刘宋第五位皇帝,是宋文帝第三子,自幼聪慧,文武双全,早年被封为武陵王,多次外出征战,屡立战功,后太子刘劭弑父自立,他起兵攻打,夺取帝位,在任期间,推行改革,击溃北魏,收复失地,恢复礼乐,令刘宋得到发展,但是晚年为了巩固皇位,大肆诛杀宗室力量,动摇刘宋统治根基,后驾崩,谥号为孝武皇帝,史称宋孝武帝。

刘骏

元嘉七年(430年)出生,字休龙,小字道民,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刘宋第五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明帝刘彧异母兄,母为路淑媛。自少机智聪颖,文武双全。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宠,屡镇外州。

元嘉十六年(439年),任征虏将军、都督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兼管石头戍事务

元嘉十七年(441年),升为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之职照旧担任,负责建康石头城戍防务。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迁秦州刺史,晋升为抚军将军。先后统军平定雍州蛮族叛乱、参与元嘉北伐、征讨沿江群蛮,屡立功勋,颇得军民推戴。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父,刘骏起兵攻杀刘劭,夺得帝位。刘骏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但在统治末年,他大兴土木、滥杀无辜、奢侈无度,耽于享乐。为了巩固帝位,过度削弱宗室力量,引发宗室内斗局面,动摇刘宋统治基础

大明八年(464年),刘骏在建康玉烛殿崩逝,在位十二年,年仅三十五岁。庙号世祖,谥号孝武皇帝,葬于景宁陵。

为政举措

政治上削弱士族权力,大力提拔寒士,整顿刑律,并改置州镇和设立典签;

经济上,继续推行“土断”,赦免奴婢和军户,抑制土地兼并,限制士族封山占水,推行“检籍”,设立台使,改革税制,并改铸钱币;

军事上,任用颜师伯等将领击溃北魏,取得了第一次青州之战的胜利,收复了济水以北的失地,同时开展军制改革;

文化上,尊孔崇佛,恢复礼乐,并引导“大明诗坛”走向繁荣,打破了士庶门阀界标,使士风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