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世倬(清朝时期的官员)简介(个人资料)
叶世倬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是乾隆三十五年的举人,直到嘉庆时期才担任兴安知府,在当地推广蚕桑,也是当地历史上大规模的发展蚕桑,后担任福建任巡抚兼署总督,晚年病逝苏州。
叶世倬
乾隆十六年(1751年)出生,字子云,号健庵,江苏上元县人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中举
嘉庆十二年(1807年)题补兴安知府。兴安盐课向听民负贩,取食灵州花马池盐,后定为食河东运城官盐,取缔私盐买卖,致盐价上涨,失业增多,盐商苦于亏损。叶世倬到任,呈请有司批准,放宽限令,盐税按地土分摊,额定盐价,两地购盐,输入市场,商民两便。为发展生产,使百姓衣食丰足,劝民植桑养蚕
在安康历史上,叶世倬首倡因地制宜,大规模发展蚕桑生产,动之以令,授之以法,其诗文作品中也不忘劝兴蚕桑。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大灾,筹划赈灾款币需十余万,上司为难;叶世倬为民请命受挫,自劾,请罢官归家。抚军大惊,手书慰留,悉如所请。他对民情了如指掌,张榜散赈,杜绝弊端。为防水患,又亲督重修万春堤和新旧二城。还保存地方史料,纂修《续兴安府志》8卷。著有《健庵日记》、《四录汇抄》、《退思堂诗文集》等书。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叶世倬被调往福建任巡抚兼署总督,安康人民恋恋不舍,为他送行。
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