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孙(清代语言学家)简介(个人资料)
王念孙是清代语言学家,出生于官宦家庭,后在乾隆四十年考中进士,官至直隶永定河道,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留下很多文字方面的著作。
王念孙
乾隆九年(1744年),王念孙出生于江苏扬州府高邮州宅第。王念孙八岁便读完《十三经》,还旁涉史籍。清高宗南巡时,他作为大臣的儿子去迎接车驾,献上文册,高宗赐他为举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王念孙进士及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考试后,改任工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再升陕西道御史,转任吏科给事中。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亲政,当时四川、湖北教会匪徒猖獗,王念孙上陈剿贼六项对策,首先弹劾大学士和珅,奏疏中用词都引据经义,很合仁宗心意。同年,被授予直隶水定河道。
嘉庆六年(1801年),王念孙因河堤漫口被罢职,仁宗特命他留下督办河工。工程竣工后,赏主事的官衔。河南衡家楼黄河决口,王念孙受命前往查勘,又受命奔赴台庄治理河务,不久被授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调任永定河道。
正值东河总督与山东巡抚在引河利运问题上意见不一,仁宗召他入京决定是非。王念孙上奏说引黄入湖,不能不稍有淤塞,但暂时实施并无害处,仁宗同意了。不久永定河又暴涨,漫过河堤,王念孙自己引罪,得圣旨批准后退休。
道光五年(1825年),王念孙再次参加鹿鸣宴。
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二十四日寅时,王念孙卒于北京私邸,享年八十九岁。
语言研究成就
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归纳《诗经》《楚辞》的声韵系统,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
其他著作
《读书杂志》《广雅疏证》《道河议》《河源纪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