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惟炎(物理学家)简介(个人资料)
管惟炎是物理学家,出生于解放前,早年在清华大学物理学学习,后被派往苏联留学,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后回国从事无力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低温无力与超导方面的研究工作。
管惟炎
1928年8月18日生于江苏如东。
1945年管惟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3年被派往前苏联留学;
1957年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推荐为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
1960年获得苏联副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至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5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三任校长;
1987年被免职后离开中国大陆;
1991年前往台湾省;
2003年3月20日在台湾台中市因车祸去世,享年75岁。
研究内容
主要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在反向卡皮查热阻问题、强磁场超导材料、超导磁体研制、第二类超导体、超导体负磁阻效应、高温超导研究、同步辐射加速器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他人合著有《超导电性》(一、二卷)、《超导研究75年》。合作研制了几种具有国际水平的国产超导材料。解决了第二类超导体临界场与临界电流的起源问题,发明了一种测量强场超导材料临界特性的新方法,验证了超导体的相变热力学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