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燝(晚清时期的官员)简介(个人资料)
刘庭燝是晚清时期的官员,自幼聪慧,刻苦学习,后考中光绪九年的进士,为靖江历史上最后一名进士,在各地担任县令,因不喜欢仕途,不久辞官回到家乡,染病去世。
刘庭燝
咸丰元年(1851年)出生,字景星,号拙园。江苏靖江人。他天资聪颖,自幼受名师指导,举凡儒家经典、诗词书画,靡不涉及。父亲的遗著《青立山房诗集》也是他的范本,时常记诵。他还是擅技击,是个武林高手。
光绪二年(1876年),他果然不负众望,考中举人
光绪九年(1883年),他终于圆了他祖父与父亲的梦想,考中进士,时年32岁。他也是靖江历史上最后一名进士。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刘庭燝被吏部签掣湖南桂东县担任知县。桂东地处偏远,刘庭燝以母亲年事已高需要照料为由,向吏部申请,换一个相对较近的地方。五月,刘庭燝改任河南归德府虞城知县。此后刘庭燝还做过滑县、嵩县等地县令。在任期间,有惠政,打击偷盗行为不遗余力。刘庭燝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性情耿介,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常被其他官吏所忌恨。工作环境缚手缚脚,刘庭燝也意兴阑珊。不久,母亲沈氏病故,他借此辞官回归故里。
刘庭燝毕竟是进士出身,又做过知县。当时的靖江县令也需借重他的声望,所以聘请他董县理事。刘庭燝办事认真。他倡修文庙、疏浚河道、赈济灾民,做得尽心尽力,而且又不愿意揩油,所以跟他一起做事的人就暗里牵制他。刘庭燝察觉后,愤懑异常,不久染病
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