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清朝文学家)简介(个人资料)
刘熙载是清朝文学家,是道光二十四年的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咸丰年间入上书房,后担任广东学政等职,晚年在上海龙门书院讲学,一生著作颇多,以《艺概》最为著名。
刘熙载
嘉庆十八年(1813年)出生,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
道光十九年(1839年),熙载二十七岁,乡试中举。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熙载三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与书法均优,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皇帝召对称旨,旋奉命入值上书房,为诸王师
咸丰十一年(1861年),离京赴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嗣因太平军二次西征,生员逃散而未果
同治元年(1862年),诏起旧臣,而君与焉。其明年,两奉寄谕,趣人都
同治三年(1864年),补国子监司业,其秋,命为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掌管广东全省各府、州、县学生员考课黜陟之事。
同治六年(1867年)至光绪六年(1880年),历时十四年,刘熙载晚年一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
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
主要作品
《艺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其中以《艺概》最为著名,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