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治磐(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简介(个人资料)
丁治磐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出生于清末,毕业于江苏陆军讲武堂,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参加过中原大战,后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抗战时期,参加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等一系列会战,解放前夕前往台湾,病逝于台湾省。
丁治磐
1894年出生,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城北富安村人。
1911年入江苏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学习。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
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参谋长。
1930年7月,任“讨逆军”第十六路总指挥部参谋长,参加中原大战。
193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4年10月,入陆军大学第十二期学习。
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同年10月任第十军参谋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一师师长,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8年6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11月,因在王家牌楼击败日军一旅团,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1年率部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升任第二十六军军长,率部参加浙赣会战。
1945年因协助同盟国作战有功,获美国银橡叶自由勋章。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第十一绥靖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等职。
1949年上海解放时撤守舟山群岛,任舟山防守司令。
1950年到台湾后脱离军界,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致力於国防学理之研究。后脱离军界,任“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以诗词、古文、书法自遣。潜心于诗文书画,擅作对联,爱好刻印。
1988年因病在台湾逝世,享年94岁。著有《补闲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