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长(清末官员、教育家)简介(个人资料)
丁仁长是清末官员、教育家,是光绪九年的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编修,清末担任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等职,清末废书院、兴学堂,他为教忠学堂首任监督,兼两广大学堂监督,民国后迁居香港,以教授为生,后病逝于天津。
丁仁长
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字伯厚,晚年自号潜客。原籍安徽怀宁,前辈来粤定居,落籍番禺。自幼承受家学,12岁作古石赋,显露不凡才华。
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
光绪九年(1883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二年(1886年)散馆,授编修,任国史馆协修。
光绪十七年(1891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
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考二等,以侍讲升用。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补侍讲转侍读,任日讲起居注官。任上疏请力崇节俭,力陈内务府积弊。搜集经史资料,按类抄纂,分九法九戒,引据先帝训谕,兼采诸儒粹言。其大要是以正君德为先,推及于用人行政,宏纲细目,缮写成五册,进呈光绪帝留览。旋因父病请假还乡,未到家父已去世,嗣后便不再出仕。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应粤督谭钟麟之聘,主掌越华书院,亲自讲授制义和经史实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颁布学堂章程,废书院兴学堂。以广府学宫明伦堂首席绅士身分,倡议由惠济义仓每年拨款3000元,广州府属14县的县学宫明伦堂绅士酌量拨款帮助,开办公学,定名教忠学堂。是年教忠学堂成立,丁仁长为首任监督。是年并继姚文焯之后,兼两广大学堂监督。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元书院、菊坡精舍同废,院舍合并改办为广东存古学堂,丁仁长受聘为首任监督,分科教授,成就甚众。
宣统元年(1909年)朝中有大臣推荐,旨召进京,预备召见。丁仁长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绝口不言时事,迁居香港,设塾课徒自给。
民国初年,番禺县续修县志,他任总纂。
民国15年(1926年)10月6日卒于天津寓所。
主要作品
丁仁长著有《丁潜客先生遗诗》1卷,《毛诗传笺义例考证》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