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纶枢(清朝时期的士绅)简介(个人资料)
梁纶枢是清朝时期的士绅,其父亲是广州十三行之一的天宝洋行,可惜在嘉庆后期连年亏损,道光年间,他接受父亲的事业经营,为了振兴天宝行的商务,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后多次捐献,被朝廷加盐运使衔,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总督叶名琛被掳,城内百姓人心惶惶,他与当地士绅一起奔赴广州观音山,与英法联军争辩,退出广州,受到嘉奖,光绪初年病逝。
梁纶枢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出生,字拱辰,号星藩,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自幼刻苦读书,却淡薄功名,无心科举。其父经国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天宝洋行,到嘉庆末年,生意不景,贸易亏损。
道光七年(1828年),纶枢接手经营,
道光八年(1829年),他捐输工费银9万5千两。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本省捐输海疆经费2万两,即奉旨议叙授给职位,加盐运使衔。
咸丰二年(1852年)珠村发生械斗,为防止事态恶化,纶枢即与县令前往调解得以平息。
咸丰六年(1856年)英军攻广州。
咸丰七年(1857年),英法联军陷穗,屯兵观音山(即越秀山),并掳总督叶名琛而去,一时城内人心惶惶,官绅走避。纶枢与绅士伍崇曜等人,连日进广州赴观音山与英法联军会晤,反复争辩,常至深夜才返回。时洋兵分据卫署,驻兵贡院,纶枢又前去多方交涉,洋兵方才撤走,使贡院得以重建。梁纶枢这种“奋身赴义”的举动,深得总督赞扬。
同治元年(1862年),新任两广总督劳崇光,因梁纶枢历年办理公事得力,入告奉旨由盐运使赏加二品衔。
同治三年(1864年),总督李鸿宾、巡抚郭崇焘又以咸丰五年梁纶枢克复新造及历年办理沙湾、茭塘两司劳绩保奏,奉旨再赏花翎。
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梁纶枢生小病而卒,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