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任良(梅县的革命烈士)简介(个人资料)
郑任良是梅县的革命烈士,出生于清末,早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奔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从事教育活动,后辞职前往琼崖开发实业,抗战时期,拒绝出任伪职,避难于香港等地,直到日本投降后返回琼崖,后主动与我党联系,为解放军购买大量武器弹药,支持我党的革命,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郑任良
1889年出生,原名郑平坡,广东省梅县城西镇黄竹洋村人。
1911年4月27日,曾作为敢死队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中山大学经济系执教。
1928年参与陈铭枢主编的《海南岛志》编纂工作,具体负责经济部分,随同中山大学几位教授一起来琼考察,并到过西沙群岛。
1933年辞职去东南亚劝说华侨回琼崖合资开发实业。邀荷属爪哇(即印度尼西亚)、英属马来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集资,共收资本金国币15万元,以建设农村,振兴实业,扶植移民垦荒为宗旨
1934年注册琼崖实业银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琼崖组建侨资实业银行的先驱者。5月,正式开业,行址在海口得胜沙路28号。放款及投资给儋县的归国侨民和农民购置地产,种植橡胶、油桐以及开矿场,该行业务很活跃。
日本军队入侵琼崖后停业。拒绝日本军队聘任为伪琼山县长、伪琼崖政府建设厅长等职,携家避难于湛江、广州、香港等地。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返琼崖经营实业,因玉沙村土豪劣绅妒忌,勾结国民党当局将其抓捕入狱。出狱后重操旧业,主动同中共府海特别区委员会联系。1948年参-海地区民主协会,担任“反美蒋同盟小组”组长,多次召集成员党组织汇报情况。帮助和鼓励大英山炮台台长加入“反美蒋同盟小组”。为解放军购买大量武器弹药,并表示愿意变卖133公顷土地,从经济上支持中共党的活动。
1950年春节前,国民党特务告密在家中被捕。同年3月,在海口市红坎坡被杀害。
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