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觉先(近代粤剧演员)简介(个人资料)
薛觉先是近代粤剧演员,出生于清末,早年学习京剧,丰富了粤剧的艺术,并且不断的创新,擅长文武生,又能反串,是当时著名的粤剧演员,创立了著名的粤剧“薛派艺术”。
薛觉先
薛觉先是粤剧老倌,四大天王之一。有“粤剧伶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的美誉,与梅兰芳并称“南薛北梅”。在舞台实践中,他根据自己嗓音不够明亮的特点,吸取融会朱次伯、千里驹、白驹荣的唱腔特点,创造性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薛腔”,创立“薛派”表演艺术
个人生平
1904年4月生于香港。薛觉先小时候经常跟母亲去看粤剧,成了一个小戏迷。10岁左右,青年话剧团吸收童角,让他参加《做人难》、《伤心话》等揭露社会黑暗剧目的演出。曾习京剧,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
1925年化名章非,在上海组织"非非影片公司",自任经理兼导演,拍摄并主演默片电影《浪蝶》,并爱上了片中女主角、粤剧花旦唐雪卿,日后成为伉俪。他与靓少佳合演的排场戏《唐龙光拦路抢婚》,深受观众欢迎,成为粤剧艺人踏足影坛的第一人。
1927年回香港,先后参加“天外天”班、“新景象”班,“大江东”班演出。
1929年下半年返回广州,时值"大罗天"戏班改组,他应邀加入,并任班主,改名“觉先声”剧团。演出《白金龙》等剧。
1932年10月移家上海,开办觉先影片公司(后改为南方影片公司),与天一影片公司合拍了影片《白金龙》。在此期间向京剧著名红生林树森和陈鹤峰学习,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
1935年,被接受为伦敦《国际哲学科学艺术学会》会员,获得M.S.P荣衔。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西各地巡回演出,直至胜利后返回香港。
1936年赴南洋,在《觉先集》里发表了《南游旨趣》一文。同年,被推为八和戏剧协进会理事长。该年起,觉先声剧团又在香港演出了《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合称《四大美人》)以及《胡不归》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名剧。
1947年参加龙凤剧团到穗演出,稍后重组觉先声剧团。
1950年,与邓碧云合组觉云天剧团,到广州演出,并当选为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
1952年,再组觉先声剧团,先后到越南、新加坡演出,回港后参加马师曾、红线女组织的真善美剧团,演出了名剧《蝴蝶夫人》《清宫恨史》。三位著名艺人的合作,写下了粤剧革新又一页。
1954年4月20日偕妻、儿迁回广州,参加广州工作粤剧团,先后任广州粤剧工作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演出过的剧目有《闯王进京》《宝玉怨婚》《盘夫》和《龟山起祸》等。除了参加演出外,还继续积极从事改革工作。
1956年在人民戏院演出《花染状元红》时,因脑溢血跌倒,但他仍然坚持把戏演完,后送医院抢救不治而病逝,次日去世,终年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