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芬(著名电影摄影师)简介(个人资料)
黄绍芬是著名电影摄影师,出生于清末,早年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学习摄影、洗印、照明,后长期从事电影摄制工作,拍摄了一系列作品,是当时著名的摄影家,在70年的摄影工作工作,拍摄了近百部影片,很多都是电影史上的名作。
黄绍芬
1911年5月2日出生于沙溪象角大兴村。国内知名电影艺术家、摄影家。
1926年往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当学徒,先做童星后学照明、洗印和摄影。
1930年与孙瑜合作成功拍摄处女作《故都春梦》。后民新影片公司改组为联华影片公司,被聘为摄影师兼摄影组长,拍摄《野草闲花》、《天伦》等多部影片。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发生后,参与上海电影界组织的抗日新闻纪录片摄影工作,到现场拍摄十九路军英勇杀敌和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实况,成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日战史》。
1933年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与田汉、孙瑜、欧阳予倩、蔡楚生、司徒慧敏、沈浮、聂耳等人合作拍摄《三个摩登女性》、《女性之光》、《到自然去》、《春到人间》、《如此繁华》、《艺海风光》、《天作之合》等影片。
1937年底上海沦陷后,为上海新华影片公司拍摄《貂蝉》等古装戏,以传统艺术慰藉观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新华影片公司并入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葛嫩娘》、《春》、《秋》、《新姐妹花》等影片的拍摄。
1943年8月,拒绝与日本合作拍摄影片《春江遗恨》,而改行进入上海大中企业公司正乙化学工厂任职。
1946年应聘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摄影指导兼技术部主任,拍摄故事片《假凤虚凰》、《母与子》、《太太万岁》、《夜店》、《艳阳天》和戏曲片《越剧精华》等,又为华艺影片公司指导拍摄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
上海解放时,于伶、钟敬之召集全市摄影师成立摄影队,其为负责人之一,用镜头记录解放军进城的壮观情景。
1949年后,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后任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电影局摄影总技师、上海电影制片厂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等。
1997年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代表作品
《故都春梦》和《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夜店》《假凤虚凰》《女篮五号》《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霓虹灯下的哨兵》《野草闲花》,以及周信芳舞台艺术片《宋士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京、昆艺术片《十五贯》《白蛇传》等,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