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士良(近代民主革命家)简介(个人资料)
郑士良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于同治年间,中法战争后,加入淡水三合会组织,后与孙中山结交,与孙中山筹划建立兴中会总会,以及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后全权指挥惠州三洲田起义,因因弹药用尽,外援无望,起义失败,逃亡香港,在香港被清廷奸细所杀。
郑士良
同治二年(1863)出生,原名安,字弼臣,广东惠阳县淡水镇人。
光绪七年(1881)入广州礼贤学校,信基督教。
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爆发后,加入淡水三合会组织。
光绪十二年(1886)入广州美韬医院讲习班,与孙中山结交。经孙中山介绍,与陈少白,尤列等结交。
光绪十四年(1888)辍学返乡,被推为淡水三合会首领。
光绪二十一年(1895)1月,与孙中山等人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筹划广州起义,因事泄,起义失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日本横滨结识冯镜如,一起建立兴中会横滨分会。
光绪二十五年(1900)10月6日,受孙中山委派,全权指挥惠州三洲田起义。亲率西路义军袭新安,毙、俘敌70余人。接着向东推进,一路势如破竹。10月15日佛子坳一战,生擒归善县丞兼清军管带杜凤梧。17日,在永湖击溃清军提督邓万林。21日抵增光圩,突破敌人的封锁。22日进入三多祝、白沙。至白沙时,义军发展至两万多人。因弹药用尽,外援无望,根据孙中山指示,遂解散义军。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
光绪二十七年(1901)7月14日,在香港被清廷奸细毒杀。葬于香港薄抉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