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修(清朝时期的官员)简介(个人资料)
傅修是清朝时期的官员,自幼聪慧,早年考中举人,后担任山阴县知县,在任期间,多有政绩,后署理按察使,兼代布政使,因得罪权贵,不得重用,后病逝于任上。
傅修
乾隆四年(1739年)出生,号竹漪,清代海阳人。明御史傅天祐之后裔。少年聪敏,读书过目成诵。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以举人身份参加“大挑”,分发山西,补授山阴县知县。任职期间,洁己爱民,政绩卓著。后升直隶遵化州知州、大名府知府,不久移保定府知府。他赈恤饥民,不遗余力。因政绩升迁山西冀宁道道员,署理按察使,兼代布政使。
后来,傅修为人所害,被撤职,分发至江苏任知州,让傅修借作扬州知府,即以知州职衔行知府事。当时有一权贵路经扬州,暗示傅修给他馈送礼物,许诺为傅修谋求复职。但傅修清廉没有送礼,权贵到京后,在皇帝面前说了傅修坏话,使傅修从此不获召用。
嘉庆十七年(1812年),傅修卒于任上,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