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青蛙听故事教案,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231句)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1
1、全体幼儿玩游戏,强化幼儿的行为体验。
2、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3、导入显得散,致使学生入座位后长时间静不下来。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将把播放光碟与讲故事的环节互换,让幼儿在观看了别的孩子的听故事的方法的情况下对比自我,然后借听老师讲故事,练习自己听故事的方法是否掌握,那么在评价的过程中对比评价自我与别人的不同更清晰。
5、听呀。
6、提问:
7、让幼儿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学会关注别人。
8、 一、活动导入
9、导入显得散,致使学生入座位后长时间静不下来。
10、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11、学生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眼里也是能感受到旁人的优秀和自我的优势。
12、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13、借用游戏进行训练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训练有一定效果。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学会聆听的习惯还待持续训练。
14、月亮快出来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大眼睛,一声不吭。月亮钻出云朵,露出了笑脸。小鱼儿也游回来了。
15、通过讲故事《小青蛙听故事》,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16、小鱼、青蛙图片各一张。
17、回答问题、简评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18、月亮快出来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大眼睛,闭上了大嘴巴。月亮看见小青蛙静悄悄的,月亮怎么啦?小鱼呢?(它从云朵里笑眯眯的钻了出来,小鱼儿们也游回来了)。
19、师:呦!小青蛙又蹦又跳地听故事,谁生气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那我们小朋友就安安静静地听听后面的故事吧!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2
1、看PPT,对幼儿进行点评,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
2、欣赏故事
3、对个别幼儿进行行为训练。
4、(1)谈话,引出课题
5、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6、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听教师配乐将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7、导入:倾听音乐,感受安静的氛围。(多媒体播放音乐)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8、分段讲述(图书3—4页)
9、 活动反思:
10、课前组织幼儿做青蛙跳,随音乐跳到座位上。
11、游戏“传话"
12、 活动过程:
13、小青蛙在听月亮讲故事,小星星也来了,我们一起唱起来吧。鼓励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
14、幼儿能认真倾听感受故事安静优美的意境。
1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6、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17、 【活动准备】
18、看后评议。
19、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3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课件)1、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4、谈话,引出课题。
5、安安静静、又蹦又跳。
6、吃饭、看书等)
7、请被奖励的孩子说说“得到小星心里觉得怎样?”“你问什么能戴上小红星呢?”“你是怎样好好听故事的”
8、看录像,短评。
9、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10、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11、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12、幼儿自主选择小动物,师幼一起表演。
13、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14、 教学重点、难点
15、 活动准备
16、 活动准备:
17、教学过程反思
18、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静心聆听别人表达的重要性。
19、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4
1、句。(根据需要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1)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夜晚是什么样的呀?(静悄悄)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儿)小鱼儿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小青蛙是怎样听故事的?(呱呱呱地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2、续讲故事,结束活动。
3、跳、跳的好。现在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青蛙的故事。(故事略)
4、利用游戏《小青蛙会听啦》,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5、下面要请小朋友看着多媒体画面再来把故事欣赏一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6、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故事,边讲边演示故事中的几个角色,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
7、学生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眼里也是能感受到旁人的优秀和自我的优势。
8、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9、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0、图书、角色图片(月亮、小鱼儿、小青蛙若干)
11、《幼儿习得手册》,第10—11页。
12、宁静的音乐磁带一盒。
13、 活动目标
14、听音乐快乐地学小青蛙跳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15、爸爸妈妈、小朋友们说话的时候都应该安安静静的听,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会学习的好孩子。
16、幼儿边看书,边听教师配乐讲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7、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跟述故事
18、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
19、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本次活动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开始师我边敲击圆舞板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 “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我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小青蛙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5
1、小青蛙在听月亮讲故事,小星星也来听月亮讲故事了。小星星要怎么听故事呢?鼓励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
2、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3、分段讲述(PPT3-4)
4、PPT课件,音乐,奖励用的粘贴小星;场地布置(草地,小河、荷叶)。
5、课前组织幼儿做青蛙跳,随音乐跳到座位上。
6、 活动目标:
7、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8、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9、谈话,引出课题
10、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
11、游戏"传话"。
12、反思自我教学:
1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4、谈话,引出主题。
15、让幼儿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学会关注别人。
16、学生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眼里也是能感受到旁人的优秀和自我的优势。
17、多媒体教学课件。
18、全体幼儿玩游戏,强化幼儿的行为体验。
19、录像:音乐磁带;奖励用的粘贴小星;场地布置(草地,小河、荷叶)。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6
1、幼儿观察课件画面3。
2、蹦蹦跳跳。
3、教师:哟!小青蛙又蹦又跳地听故事,谁生气啦?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接着往下听。
4、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5、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6、宁静的音乐磁带,背景图一幅,月亮、小鱼、青蛙图片各一张。
7、反思自我教学:
8、小青蛙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9、安安静静、又蹦又跳。
10、愿意大声的在集体中发言。
11、结束:音乐活动《小星星》
12、个别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仍然是静不下来
13、引导幼儿理解带小星的含义。只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得到小红星。
14、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15、 再次倾听故事,激发喜欢听的愿望。
16、导入:倾听音乐感受安静的氛围。
17、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8、 交流感受,体验听故事的快乐
19、反思自我教学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7
1、听呀。
2、 教学重难点:
3、导入显得散,致使学生入座位后长时间静不下来。
4、提问。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6、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7、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
8、小鱼儿、小青蛙)
9、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10、师:老师帮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想听听吗?(想)它的名字叫《小青蛙听故事》。
11、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12、 活动目标:
13、老师给幼儿讲诉故事,引出课题。
14、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1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16、反思自我教学:
17、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18、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9、游戏"传话"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8
1、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2、教学过程反思:
3、提问:
4、回答问题、简评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5、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 3、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6、结合生活经验,拓展学习内容并进行小结
7、简评中发现幼儿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8、热身:小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变变变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们伸出一对小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做手指变变变的游戏。
9、月亮快出来吧。)
10、教学过程反思:
11、老师续讲故事,小朋友认真听清老师的话了。连原来不会认真听的小朋友也学会了。那故事里的小青蛙怎么样了?听老师接着把故事讲完。
12、音乐活动:小星星。
13、 故事:
1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15、请被奖励的孩子说说“得到小星心里觉得怎样?”“你问什么能戴上小红星呢?”“你是怎样好好听故事的?
16、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
17、小鱼、青蛙的图片,黑板出示背景画面池塘座位安排成圆弧型活动过程:
18、 活动过程
19、听老师讲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9
1、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2、教师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月亮婆婆讲故事、小鱼儿等等)我们小朋友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吧!
5、热身:小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变变变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们伸出一对小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做手指变变变的游戏。
6、借用游戏进行训练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训练有一定效果。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学会聆听的习惯还待持续训练。
7、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8、幼儿听录音机一起讲故事师:以后我们小朋友听故事的时候也要安安静静地听,这样才能知道故事里的事情,学到更多的本领。现在我们就回到座位上学学小青蛙听故事吧!
9、《幼儿画册》人手 一本。
10、多媒体教学课件,月亮、小鱼儿、小青蛙图片。
1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2、听呀,忽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来欣赏。
13、组织孩子们看《习得手册》,讲诉故事,引出课题。、
14、分段讲述故事(PPT1-2)幼儿倾听1、提问:
15、导入活动。
16、提问。
17、 设计意图
18、教师分段讲述(图书1-2页),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9、理解词语:安安静静、又蹦又叫。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10
1、 教师边操作活动教具边讲述故事。
2、第二段)
3、句
4、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5、 进行猜想,对听故事产生兴趣。
6、小鱼儿、小青蛙)(出示图片)
7、故事《小青蛙听故事》
8、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9、回答问题、简评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10、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小青蛙在听故事时不安静、乱插嘴。整个故事情节有趣、简单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同时,结合我班部分幼儿不会安静倾听的情况,我选择了这个活动内容,旨在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帮助幼儿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1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2、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13、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14、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15、感受故事、自己用简短的话语表述自己听到的故事,让幼儿自己发现好的一面,同时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又通过游戏方式来反馈学习的内容、效果。 对于个别对此活动不感兴趣的幼儿,在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如眼神交流或手势提醒幼儿,也可以主动提问这些幼儿,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故事。
16、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17、出示月亮图片,学说词语"静悄悄"
18、吃饭、看书等)过渡:听故事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引出主题《小青蛙听故事》。
19、 活动过程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11
1、别吵,听故事要安安静静的。可是,小青蛙没有听小鱼的话,还在蹦蹦跳跳的呱呱呱叫。
2、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3、看光碟,对幼儿进行点评,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
4、跳、跳,现在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青蛙的故事。
5、看PPT图片(出示一些不认真听讲,听故事的幼儿图片),短评。
6、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7、老师小结: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在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看着他,认真地听。
8、 活动过程:
9、谈话,引出课题。
10、提问:
11、借用游戏进行训练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训练有一定效果。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学会聆听的习惯还待持续训练。
12、个别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仍然是静不下来
13、完整欣赏故事(幼儿边听故事教师边操作课件)。
14、学习词语:安安静静、静悄悄、一声不吭活动准备:
15、小青蛙的对话。比如运用了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形式。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6、师:我们小朋友平时应该怎样听故事?向谁学习?
17、听清楚每一句话,这样才能知道很多的事情,把事情做的更好。今天,我们来做个传话游戏,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一定要听仔细、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做游戏。
18、教师有感情地讲述课件画面4。
19、对个别幼儿进行行为训练。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12
1、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2、 活动目标
3、高兴等)
4、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
5、已有的能力实际、知识水平及教材要求,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故对幼儿学习、成长有很大帮助。
6、以谜语引出课题。
7、引导幼儿理解带小星的含义。只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得到小红星。
8、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9、月亮快出来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大眼睛,闭上了大嘴巴。月亮看见小青蛙静悄悄的,它从云朵里笑眯眯的钻了出来,小鱼儿们也游回来了。
10、个别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仍然是静不下来
11、小鱼儿、小青蛙)(出示图片)师: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呀?(小鱼儿、小青蛙)师: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月亮婆婆是什么时候讲故事呢?(夜,静悄悄的)师:那小鱼儿和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听故事的?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12、看后评议。
1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要安安静静。
14、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15、小青蛙)
16、蹦蹦跳跳。
17、教学过程反思:
18、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19、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班语言教案《小青蛙听故事》13
1、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课件画面3。
3、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