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名言名句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名句 关于粽子的一句话
1、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5、丝缠竹叶棱角尖,万粒白米抱成团。千蒸热煮还本色,只为百姓舌上甘。
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7、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1、粽叶飘香万户安,南风渐劲逐春寒。龙舟蓄势千帆竞,彩线施威五毒残。
12、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13、端午亦端阳,楚毁平也狂。自投汨罗顾,九问谁堪强。
14、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16、凡草芊芊绿迩遐,香魂自古益驱邪。同心克疫逢佳节,插遍城乡千万家。
17、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1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1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20、形若几何样,内柔外刚强。拨开苇花笺,漫天糯香扬。
21、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2、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2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24、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2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26、芒种端午紧相连,艾草粽叶清香伴;田野芒芒苗青青,龙舟腾飞天地清。
2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9、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30、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31、箸叶层层裹枣糯,与滚水水泡熬成。五五安魂销万古,龙舟君闹桨前津。
3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33、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3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3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8、汨罗江畔粽叶香,端午时节楚人伤。屈子遭逐怀王死,空留离骚吟断肠。
39、宁作香草随波去,不与邪小论短长。江雨漫漫君之泪,楚天茫茫国有殇。
40、古港滔滔五月天,城东箫鼓斗龙船。四乡丁壮皆骁勇,竞夺群雄一棹先。
41、五月佳节瑞端阳,汩罗江上思故乡。离骚读罢九问天,楚辞高诵断愁肠。
42、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43、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
44、屈原虽逝志千秋,九歌旋环韵不休。年年此日忠魂在,对樽高唱离骚愁。
4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6、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4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4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49、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50、粽香漫九州,百舸竞中流。至今思屈子,不肯做楚囚。
51、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5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3、节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
54、秋兰青青艾草香,绿叶紫茎伴雄黄。满堂美艳独目成,乘风载云求索忙。
55、清酒香罗日日笙,画楼丝柳美人声。王孙端午天天似,解粽唯侬念屈平。
56、浴兰节日骤雨飕,屈子报国壮未酬。豪情满腔溶汇水,透过千年无尽头。
57、大端小端已年中,却与屈原节相重。江间狂龙飞奔至,柳堤欢呼震神州。
58、糯米山珍箬叶藏,火蒸水沸出厨房。莫言丝线千层裹,口口甘滋似故乡。
59、竞渡齐登舢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60、香粽鲈鱼又果疏,向盘浅饮自醅浊。轩窗鹦鹉闹馋粟,索性分盘共济俗。
61、端午祭祀古人传,何时粘上楚屈原。艾符蒲酒皆旧俗,吾只嘴馋恋粽香。
6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63、端午时分日渐长,晚来蒲酒且流觞。欲通汨水江中去,便请灵均品粽香。
64、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65、龙舟竞渡古风存,端午追怀爱国魂。高洁情操感天地,贵珍遗产飨黎元。
6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67、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68、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69、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70、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7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7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7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7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75、二月春风送嫩寒,尝新角黍早登盘。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
7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77、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78、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7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80、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81、清净无他好,歌风舞舜琴。阜财并解愠,总是爱民心。
82、碧带青衣白玉身,繁华落尽见真心。食之不忘千年祭,民众永思志士魂。
83、屈子长歌投汨江,楚君披发拜秦王。刻骨难消亡国恨,霸王一怒焚阿房。
84、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8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8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87、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88、楚天五月艾丛茫,屈子行吟汨水殇。停盏翻书闲读史,粽香不觉供忠良。
8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9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91、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92、一声惊雷震九洲,又是端阳祭忠魂。男儿奋力夺锦标,船饭飘香粽是情。
93、年年端午逢今朝,行人匆匆欲还巢。归巢门庭迎艾蒿,夜伴笙歌鼓离骚。
9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9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96、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9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98、粽子飘香五月天,端阳来历已千年。老人说起龙舟赛,屈子离骚似眼前。
99、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10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0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0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03、五月端阳想粽香,闲游闹市买鲜尝。为何味道难如昔,只叹包蒸不是娘。
104、时值端午佳节日,下午下雨上午睛,风调雨顺人兴旺,举国上下皆欢腾。
105、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106、五月端午五端阳,处处飘着粽子香。炎黄子孙祭屈原,传说白仙怕雄黄。
107、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10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09、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
11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111、浪头旗引九龙追,两岸援声震若雷。竞得输赢皆一笑,醉归就粽又三杯。
112、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13、年年端午赋诗篇,千家万户悼屈原。国破山河赴汩罗,泪飞顿雨化沉冤。
114、屈子名起汨罗江,方知世有艾叶香。只因心忧亡国事,世人才闻离骚章。
115、粽糯飘香艾草芳,龙舟竞渡汨罗江。谁料端午潇湘雨,离骚楚辞诉断肠。
116、节分端午有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17、五月粽飘香,赛舟汨罗江。庭前有艾蒿,身后温离骚。
11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19、解去青衣见素妆,无风留落一院香。玉脂红颜情糯糯,童叟争相入口尝。
12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121、昏王重馋罢屈原,汨罗江湍怎洗寃。忧国忠心诗人泪,一首离骚千古传。
122、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1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24、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25、五月端午艾草香,田间地头采艾忙;沾滴甘露抹香棕,家家户户祈安康。
126、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127、虹悬雨霁海山清,澳里龙舟谁竞赢?歌册南音声惋切,情牵屈子唱峥嵘。
128、又是一年赛龙舟,千竞万舸鼓不休,单桨破水天何在?双臂划走古今愁。
129、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不独盘中见芦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130、香粽龙舟华夏传,忠臣逝去岂能还?身殇国破应犹记,留取离骚在世间。
13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