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最有哲理的一句话,道家哲理名言(60句)
道家哲理名言1
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3、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14、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家哲理名言2
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0、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11、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1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1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家哲理名言3
1、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让他三分,岂不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
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0、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11、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1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3、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5、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道家哲理名言4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0、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4、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1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