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中优秀作文

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600字2023(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春节600字)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3-16 手机浏览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人们都兴高采烈,欢呼雀跃,你家乡的春节是怎么样的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600字2023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这里最热闹,最欢喜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过春节之前,人们为了除旧迎新,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意在把不吉利的气息都扫走。

除夕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这天,我们都要回奶奶家祭祖拜神,还要贴对联、门神,还有倒“福”字,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晚上,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满桌子摆的都是吉祥菜,有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发财就手”的猪手,“好事连连”的蚝士,“年年高”的年糕,“生财”的生菜……吉祥且味美。吃过团圆饭,小孩子们大都去放鞭炮和烟花,大人们大都在唠家常,到处充满温馨的味道。

除夕夜守完岁,就是大年初一了。有人会回到乡下,吃素、拜年;有人外出游玩、逛街。这一天,街上到处红红火火,人山人海,充满着过年的喜气。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粤西人一般会过“年例”,据说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冼夫人。我们村的年例是在正月初十。那天,村里会举行游神活动,很多人都出来烧香拜神,把游神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游神所祭拜的神灵一般都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仙或佛。那阵势气派着呢,让人还真以是神灵下凡了!在年例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观看到一些非常特别、平时看不到的节目——“穿令箭”(用一支令箭穿透两颊,只要涂上银灰,一点痕迹都没有),“滚刺床”(村里会请些高手滚过有荆棘的床,意为来年披荆斩棘,不怕困难)。这些节目精彩缤纷,充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眨眼,春节在吃完元宵节的那包汤圆后便结束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篇2

寒冷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啸,冻得人们直哆嗦,但是,人们脸上却依然洋溢着那抹不掉的喜悦与幸福,因为一一春节正慢慢走来了。

春节期间,每每走在街上,总有几个淘气的小孩,向过往路人身边扔点燃的鞭炮。噼里啪啦声中,路人们吓得惊呆了,可他们并不会责骂小孩,反而与小孩们笑到了一起。

在我的家乡,我们有在春节前购买年货的习惯。一大早,大人们就出门采购年货:肉、鸡、鱼、鞭炮、蜡烛……大人们走来走去,累得满头大汗,硬是在这寒冷的冬天中渲染出一股热闹。大人们很忙碌,我们小孩子很欢喜,因为我们可以趁此时购买我们之前所得不到的玩具、零食等。

购买完年货,当然就是大扫除了。扫把刚一着地,那调皮的灰尘小精灵就立刻不安分了,上蹿下跳,好不乐乎。一阵寒风轻轻吹过,不安分的灰尘小精灵又整齐划一地排好队,扭动着腰,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灰头土脸的大家望着房子,这房子就像用水泼洗过般整洁。

春节的到来令大家十分欢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首诗最能表现出我家乡过年的情景了:孩子们在门前放鞭炮,大人们在屋中互相敬酒,心灵手巧的妇人们早已在几天前就已经换上了新的春联,此时正兴高采烈地在门前迎接客人们。

除夕夜能少得了年夜饭吗?当然不能。厨艺高超的妇人们,端上了年年有余的鱼、长长久久的韭菜、年年高升的年糕……十二道菜,在酸甜苦辣中,大人们举起一年的醇厚,一口饮尽,互相诉说着过去一年的快乐,与对未来的向往……

天空中绚丽的烟火散尽了,但是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却依然不散……

春节过后,爆竹声渐渐息了,年的脚步也渐渐走远,大人们又开始工作,小孩们也继续学习,大家又开始了劳碌的一年。

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篇3

灯笼一挂,春联一贴,鞭炮一响,我们翘首以盼的春节就来了。

我的家乡全南虽然不大,但是过春节时却分外热闹。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吃完早饭,妈妈便出去采购食物,我则跟着爸爸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等妈妈回来了,我们就开始大扫除,它的意义可深呢,代表着“辞旧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前,伴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举杯祝福。不过,我们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还是收压岁钱。每当大人们把红包派给我们,我们无一不喜笑颜开,还外加一声甜甜的“谢谢!”。收完压岁钱,我们便进入了新年的第一个梦乡。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闲得多。这一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拜社年”。看到这,你一定会问:“‘拜社年’是什么?”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初一这天一大早,我们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会开开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龙源坝寨下。大约九点钟,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祠堂前,由宗长带领,挑着“头担”(“头担”里面摆放着鸡、鸡蛋、扣肉、炸鱼、茶叶、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紧接着全村人便浩浩荡荡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树下,宗长先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点上香烛,随后示意几个小伙子点燃一排排的红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争先恐后地响起来。在鞭炮欢快地燃放完后,宗长带领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族人平安、万事如意!最后宗长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树前,寓意“社神”已饮,也意味着祭拜“社神”的仪式基本结束。

过了初一,人们就开始四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家家户户都会把零食、水果摆的满桌都是,应有尽有,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吃得过瘾。

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结束了。于是,我们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话题作文篇4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每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四必须扫房子,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都扫出家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给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春节拜年时,长辈是先要把压岁钱给晚辈准备好,据说压岁钱可以躲过一切恶运,孩子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用彩绳穿编成龙形状,置于床方角,另一种是最常见的,用红纸包裹起来,分给孩子们,压岁钱可以给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还有在除夕夜那天,大人趁孩子睡着时,偷偷的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妖魔鬼怪和年兽伤害到孩子时,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说到压岁钱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除了压岁钱,还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也叫对联,还有一种俗称叫“对子”,它以简洁工整对偶精巧的文字,人们用最吉祥、最优美的词语祝愿新的一年有个美好的生活。每逢春节,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都要张贴对联,有红纸黑字,还有红纸金字的,还论是哪天哪一种都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息。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人们还有亲手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也很美丽。窗花也是剪纸的一种,也是我国非文化遗产之一。

除夕的夜幕渐渐地降临了,夜空被烟花所笼罩。烟花在空中频频炸响,呈现出千姿百媚景观,大地如同白昼。鞭炮声也是络绎不绝,你方燃罢,我方登场。整个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烟花鞭炮成了除夕夜的主旋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子夜钟声敲响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团圆的饺子,话着祝福的话语。此时,鞭炮声渐响渐止,接下来是一声声“过年好!”、“新年快乐!”问候在家乡的上空荡漾,在神州大地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