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所用作文500字
为我所用
夜空中的月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低吟浅唱,在幻想中想着浪漫的传说,让尘世的情怀斑驳缠绵。
一张雪白的纸,一纸间可以写最美的情怀,描绘着红尘的忧伤,铺陈着岁月的底色。青灯黄卷,淡淡的墨韵情怀。
君子性非异,善假于物也。
许多人会对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嗤之以鼻,可是网络空间也给了许多人,以自我发展交友,就业创业的机会。
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至少打开手机还能找到那个人的号码。是爱情的承诺。或者是友情的境界,时间让我们理解,总有人说我们忘记了慢下脚步,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心,并不是在快餐年代的感情就一定廉价。只是恰好遇上了不懂爱的年代,真诚和执着并不因生活的快节奏而消失。
回忆里无法消散的面容,终究在现实中销声匿迹,那又何尝是网络的错误呢?岁月的窗台蒙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冥思苦想游园惊梦。也许将思念托付给风,也只是浮光掠影,抓不住他的尾巴。
最重要的还是究竟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对待。网络应该是一个为我所用的工具,而不是仅仅打发孤单的时光,或者是寻求一些虚无缥缈的感情。有些感情只是青春安排的,一个玩笑只是上天想要让我们的心更加坚强,而最终爱已经被带进了修起的坟墓。
沉迷网络的时候,别忘记了这个虚拟世界的把控者应该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让工具为我所用,才能做生活的执掌者。
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
——读《木疙瘩山的岩》有感
合上《木疙瘩山的岩》,我不禁为人那为我所用的自私感到惭愧。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有些人除了对同类还有点儿良知外,对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绝对是不择手段的利用。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鬼互相做客的故事,但看似相同的拜访,却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人访鬼家是有惊无险;鬼访人家却是无惊有险。先说说有惊无险的人访鬼家吧:一次意外的相会让一个叫满的人和一个叫岩的鬼成为了好友,一次岩请满到他家玩,满虽然害怕,但还是去了,到了鬼家,一张张丑陋的鬼脸,让满的牙齿不住的打颤。当岩隆重介绍了满后,鬼们似乎吃了一惊,有在远处好奇的议论着人,有的开始了热情的招待。他们不大一会儿就熟悉了。
而鬼访人家时却与这大不相同:满的同学们一见鬼就吓得脸色发白一哄而散,满的父母也只敢躲起来偷看几眼鬼,只有满一个人来招待他,送岩回去时,岩感到很累。后来岩的力气越来越小了,岩怀疑他被人拍了照,满回家一问,他爸妈果然拍了一张照,他想把照片毁掉,但一张照片20万的价钱让他退缩了。最终,他们家因为那张相片而富裕了起来,但岩却瘦成一缕青烟,不见了。
如果故事里面的人物可以颠倒一下,我认为人和鬼的身份真该颠倒一下。因为在满造访岩家的时候,虽然那些鬼长得凶神恶煞,但他们的心却是单纯的,请一个人来家里做客为的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别无恶意,虽然身份是鬼,但形如天使。而岩到满家做客时,那些人们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还时刻在想着怎样利用这个鬼赚来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别人的生死于不顾,那些人虽然长得是和眉善目,但内心确定比鬼的相貌还丑恶,虽身披人躯,但禽兽不如。
有时,我们真应该扪心自问:今天有没有为我所用?有没有自私自利?还别忘了问问自己到底是做到了哪个标准,是人?还是鬼?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更为剧烈,面对纷至沓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人大张双臂全吸收,有人紧闭门扉,将之拒于门外。而还有第三种人,他们开始思索,寻找、探求一条对待外来文化的进入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合理之道。
以我之愚见,对待外来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选择是中西融合。因为历史与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的。
洋务运动,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富国强兵,让西方的技术与中国之发展需求相融,西体中用,开辟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再看看,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也造就了近代社会独特的风景吗?中山装和旗袍融合中西特色不也深得人心吗?里弄住宅,中西合璧,不也让人住得开心舒适吗?而生活中的广告不也在高唱中西结合,最终把中药的好与西药的快完善结合了吗?
可见,中西文化的融合,既传承传统文化,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生机盎然,代代相传,与时俱进。
中西结合,注重以我为主。
我们敞开胸怀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但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所处的这片黑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五千年的文明。我们可以选择在月饼中加入此西式糯糕点的特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中秋佳节共享天伦,不能忘记头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更不能用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取代这传统的中秋节。我们可以也应该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西式哲理,但是我们更应该传承孔子的儒学,孟子的仁及之治,因为只有它的才是中华文明的根。中西结合,以我为主,始终不忘那皎洁的明月。
中西结合,需要为我所用。
只有批判吸取,周全考虑。所取之物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自己才能达到中西合璧之有效境界。鲁迅先生早已告诫我们要切忌“拿来主义”,不是一切西方的文化都适用于中国,都有利于国民。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可取,但其资本主义体制却不适用于中国。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可取,但依靠技术传导的落后腐化思想必需杜绝。中西结合,为我所用,切实考虑西方文化之与我国的利与弊,才是明智之举。
奔腾的黄河孕育代代炎黄子孙,黑色的土地流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民族文化是千秋万代的根,只有根“实”才能叶茂。那么就需要我们维护民族之根,同时吸取外来之营养,用鲜丽的绿叶点缀文化之长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