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培训心得体会(4篇)
养殖培训心得体会篇1
在上级有关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精神的指导下,杨河乡在本乡举行了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活动,此次活动已经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冬春农闲季节,举行此次培训,在全乡范围内掀起学技能、用技能、促成长的热潮。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
此次培训以农村务农劳动力为主,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兼顾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次培训内容为肉牛养殖技术。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肉牛养殖技术,并很快的适应于生产与实践之中。
四、工作措施
1、制定方案,完善培训教案。
2、高度重视,建立机制,利用本次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取得乡领导、村委会的支持,以村民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好培训工作。
3、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开班前,要求村主任按成教培训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力争保证参训率达到100%,及格率达到90%以上。
4、任课教师要尽职尽责
为做好本次培训,成教教师要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精心备课,认真讲课,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使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5、加强实践指导,做好释疑解答工作。
五、存在问题
1、集中培训难度大,经费少。
2、参训农民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
养殖培训心得体会篇2
在十月底,按照黄冈市农业局的安排,红安县农业局和畜牧兽医局的组织领导下,我很荣幸参加了为期15天的畜牧养殖业培训班,我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风趣而且又符合工作实际的讲课,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创业理念,当前越来越多的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创造了财富。创业不仅实现了就业,还实现了农业新型职业的转换,更加实现了对人生的追求和自身价值。
二是学习创业知识,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学习创业需要的条件,相关政策及法律等知识,避免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创业梦想插上有力的翅膀。
三是学习创业的技巧和本领。通过学习和教授专家老师交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使我们了解到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纠正了一些我们在工作中的错误,更深层次的加深了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应用,解开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使我们对现有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这次培训当中我被老师的耐心细致的敬业精神和学员的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深深感动。宋国盛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使课堂充满活力,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学习起来没有压力,很容易理解,秦红兰老师讲的《学法用法法律服务进农业》,全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全面仔细地讲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培训,大家掌握了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清醒地看到自己从事行业的市场形势及创业环境,学习法律知识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更难得的学会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决策思维模式,建立专业合作社,为创业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感谢各位老师的认真辅导。
养殖培训心得体会篇3
经过十天的努力,大方县八堡乡家禽饲养的培训终于结束,在这次培训中,开始的时候有些学员没准时上课,有些半途而废,课上到一半就溜走了,后来在学校和村委的沟通下,大本分的学员开始改变坏习惯,认真准时的坚持上完每次课,虽然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这次培训师很成功的。
首先,参加这次培训的大部分学员都很认真,天气不太好,甚至很冷,但是学员们还是坚持准时上课,课时快要结束的时候很多学员都还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老师们的讲解。实操的时候学员们认真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亲自动手实操,积极地配合老师们的授课。
最后,培训的老师们认真的给学员们讲完每一次课,很有耐心的为学员解答每一个疑问,虽然知识短短的十天,但是学员们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些学员开始时候连自己名字都不会些,通过他们努力的学习,在结束的时候终于学会了些自己的名字,可见家禽饲养的这次培训不止教会了学员有关饲养方面的知识,还让他们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加热爱生活。
养殖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溶氧问题
1、水体溶氧的来源:贫营养型及流水型水体的增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溶入为主;富营养型水体主要是光合作用为主。
2、在自然条件静水养殖水体中溶氧的总收入:
一是光合作用增氧约占89%;
二是空气溶入增氧约占7%;
三是水补给增氧约占4%。
水体耗氧:
一是生物呼吸及有机物分解耗氧约占80~90%以上;
二是鱼类耗氧量约占5~15%;
三是逸散进入空气耗氧量约占1.5%。
3、水体溶氧的变化规律:
①溶氧分布的日变化:水体溶氧的最大值出现在日落之前,最小值出现在日出之前。
②溶氧的垂直分布规律:
a、晴天中午及下午,溶氧的饱和度达200%以上;底层水中溶氧饱和度仅40~80%;中层水中溶氧随深度增加急剧减少,由此,形成溶氧的“跃变层”。
b、夜间,溶氧不断下降,垂直分布趋于均一。
③无风作用下,溶氧的水平分布均一;有风作用下,溶氧的水平分布出现不均一状态:白天上风处溶氧量低,下风处溶氧量高;经过夜间的水体对流,凌晨上风处溶氧量高,下风处溶氧量低。
4、溶解氧的大小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①当溶解氧≤2㎎/l:最小临界值。水体易老化、发臭,鱼类易浮头、窒死。
②当溶解氧介于2~5㎎/l:鱼类正常存活,但生长受抑制。
③当溶解氧≥5~8㎎/l:最大临界值。确保鱼类正常生存、繁殖、充分生长。水生动物运动能力增强,摄食量增大,饵料系数降低,抵抗力增强,疾病减少,繁殖能力加强。
5、增氧机功能
①增氧:开机时由于水体的抛洒,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大气中的氧气更多的溶入水体,使增氧机周围保持一个富氧区,达到救鱼的目的。
②搅水:晴天中午开机,造成上下水层对流,能使上层水中的溶氧传到下层去,增加下层水的溶氧量。由于下午仍有光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以继续向水中增氧。经过夜间池水自然对流后,上下水层溶氧均可保持较高水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翌晨浮头的威胁。一般傍晚不宜开机,因为这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即将停止,不能向水中增氧,由于开机后上下层水中溶氧均匀分布,上层溶氧降低后得不到补充,而下层溶氧又很快被消耗,结果反而加速了整个水体溶氧消耗的速度,翌晨池鱼更容易浮头。
③曝气:促进nh3、h2s等有害气体的逸散。
6、增氧机的作用
①晴天下午2时,开启1~2小时。
②连绵阴雨半夜开。
③傍晚不开,浮头早开。
④开机时间长短: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二、水色:
(1)茶褐色;养殖的最佳水色。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
(2)淡绿、翠绿或浓绿色(绿豆青);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主要含有绿藻(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
(3)黄绿色:该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主要含有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
(4)灰绿、灰蓝或暗绿色:老化池塘易发生,鱼类发病率高,但存活尚可。主要含有蓝绿藻,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油膜状污物。
(5)红色: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
(6)浑浊、分层、黄泥色:该水色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慢,发病率高。水中藻类老化、胶状体、有机碎屑或泥沙微粒过多引起。
(7)黑褐色与酱油色;鱼池水质管理失调。如底质老化、投喂过量等原因造成的、鱼类易中毒死亡,发病率高。主要含有鞭毛藻、裸藻、褐藻等。
(8)黄色水;主要含有甲藻、金黄色等鞭毛藻。水体积累过多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酸碱度下降,不适合养鱼。
(9)白浊色或清色;鱼极易发病,存活率也低。主要含有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和粘土微粒。
(10)澄清色;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或重金属、ph值低,无浮游动物,不适合养殖。
三、投饵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控措施㈠投饵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1、对理化因子的影响
①透明度和溶解氧:水体悬浮物的增加和投饵两个因素,常会造成局部水域透明度下降。集中式的网箱养鱼使网箱区水域负荷量不断增加,该区域内的溶解氧水平明显下降,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或“泛池”现象。一般发生这种情况的水域都已有3年以上的网箱养鱼历史。
②对水体营养物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