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工作总结(3篇)
全运会工作总结篇1
在10天的工作中,执法单项赛15+场,团体赛9场,出示黄牌2张,判罚运动员发球8次,业务性错误2次,操作性错误6次。整体上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但与其他高水平裁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做得不错的地方】
一、在前八天的工作中,表现尚可,没有出现业务性错误。
二、敢判运动员的发球违例
1、多次对运动员的发球做出判罚,并用手势告诉运动员判罚的理由。
2、即便是全场观众助威的东道主队,事关东道主队是否能够进入决赛的场次中,也能坚决判罚发球。
三、对于平时较少出现的判罚场景,有心理准备,场上控制不错。
1、某选手在团体赛第一盘比赛中故意踢球,被判黄牌后,第四盘比赛开始时,提醒副裁拿出黄牌放置于其比分牌下。
2、仔细甄别运动员的场外指导身份,有位运动员的场外指导与赛前填写的姓名不一致(是两个不同的人),确认无误后,拒绝其坐在教练席,该运动员只能在无场外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比赛。
四、敢于上场,目测应该是全体裁判中,作为主裁场数、上场场数最多的裁判员。
【暴露的问题】
1、暂停结束后,出现发球错发
在最后一轮团体比赛中,陕西对吉林。这是一场谁赢就进入全运会决赛阶段的关键比赛。三盘比赛结束后,吉林1:2陕西,第四盘吉林的Z对阵陕西的J,第一局Z获胜,第二局进行到8:7领先J的时候,此时应该由Z发球,J叫了暂停。暂停结束后,我错误地把球抛给了J,J发球,比赛继续,双方运动员也没发现,这一球J得分,比分来到8:8。此时Z的教练发现了错发,认为这一分应该重打。我继续比赛,保持比分,并纠正发球的错误,让J继续发球。比较遗憾的是,J下面的两个发球都是直接得分,放大了我的错误;幸运的是,最终Z逆转获胜,3:0胜出。
出现这个错误,主要还是我当时疏忽,没有认真判断应该是由哪位运动员发球。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当时是我第一次在团体赛中采取的是主副裁一盘一换,交换的时候比较匆忙,未能按照自己的习惯标注本盘的发球方,于是暂停后判断出错。所以这个错误还和“主副裁轮换”的流程把握不够清楚有关,交接的时候工作不够流畅,导致了潜在的问题。
当然,当时场上运动员也没仔细分辨该谁发球,但主要责任还是裁判的。
2、判罚运动员发球动作,结果运动员发球失误
这盘比赛是四川队vs。重庆队,虽然双方实力有所差距,比赛本身不够激烈。但第三盘比赛中,四川队的队员是L,在之前的比赛中曾经因为发球引起网络上广泛的关注。我上场前就注意到是他,但出现了下面的状况。
前两局,我始终关注L的发球是否有违例或者看不清楚的地方,但L自己也很注意,发球动作规范,我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第三局,L一直领先,到了后半局我发现他的发球有斜抛的迹象,在他击球之前,我立即判罚,喊停比赛,我本意是要判“重发球”,警告他发球要注意。此时我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
但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L这个发球并没有发上台,而是直接发出界,如果我现在坚持“重发球”甚至坚持判罚一分,都是可以的。可惜的是,在我看到他发球出界,没有上台后,心里想着“重发球”,但手上还是做出了对方得分的手势,并且在L质疑的时候,告知他发球出界失分(而不是告诉他发球违例失分)。
此时L表示是因为我的“喊停”干扰了他的发球。我也同意他的说法,于是重新改判为“重发球”,并且提醒他注意“不能回抛”,后续L也没有再次出现疑似违例的发球动作。
这个错误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盲区,赛后和几位裁判长沟通,大家认为还是我“判罚过快”,应该等运动员一个发球全部结束后,再来判罚,比较合适。我自己的体会是:
1)判罚发球是否违例、发球是否擦网,尽量等这个发球到了对方台面后,再进行判罚,这样比较从容。
2)如果在对方抛球后,甚至还没有击球就立即根据事实判罚,也不是不行。但要坚定,给出准确的理由,不要被其他因素所干扰。迅速判罚也会让运动员更服气。
顺便说一句,如果裁判员已经看清运动员的发球属于违例,是可以(必须)直接判罚一分,而无需警告。
最后,再次感谢乒协、全运会裁判长团队,给予我这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谢谢!
大家如果对本次全运会的裁判、规则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把答复发给编辑。
全运会工作总结篇2
我是一名城市志愿者,我为我们山东省能够承办第十一届全国人民运动会而骄傲,同时也为能成为志愿者的一员而深表荣幸。自山东省获得承办这次全运会之时起,全省人民便展开了积极备战,从场馆的选址设计创作到志愿者服务的选拔。我们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为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创造最最有力的条件。而结果已经证实了我们所做出的所有努力。
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我的任务有做体操和足球比赛的拉拉队,引导观众进入和撤离全运会场馆。体操比赛进行的比较早。第一次是的任务是为体操比赛预赛加油助威。那是在五月份。我和同是志愿者的校友一同乘专车到全运会场馆,那是我第一次去那,进去之后居然找不着东西南北。比赛进行的很有序很顺畅,这主要得益于各部门负责者的精心准备。比赛之中我不仅很有幸的一堵个体操名将的风采,还懂得了在观看比赛之中作为一个观众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有些比赛是需要安静的进行的,有些是需要大家为健儿加油来把气氛带向高潮的。还有无论运动员表现的怎么样,我们都要尊重他们,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原则。自此之后在为全运健儿加油助威之时就有了绝对经验。
在场馆外围做引导群众入离场的时候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作为一个志愿者不仅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耐心,有毅力。要学会跟别人沟通。同时还要有团队精神。
几天志愿工作下来,虽然有时候感到非常累,并且耽误一段时间的学习,但感觉做这些是值得的。因为通过工作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场大型比赛与一场普通比赛的区别,其区别并不是在阵容的大小,而是在于各项组织工作严密性,以及坚守在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
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应该多找机会参加一些类似的志愿活动,它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极好机会,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我们的感性认识。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我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我想说:我参与了,我就承担了一份责任,为此我也付出了几多辛苦,但我快乐,因为志愿活动让我收获了人生一段美好、珍贵的记忆。
全运会工作总结篇3
为期七天的志愿实战训练告一段落,回顾一下这几天的紧张生活,既有成绩,也有不足,为了能够在接下去的全运会中更好地服务,在此简作总结。
我的主要工作是比赛前后在休息室里为运动员服务:赛后在场外等待,将运动员和啦啦操队员引领至休息室,准备好饮用水和桌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比赛过程中在休息室等候,为运动员们看管衣物用品等。另外,在比赛的第二、三天,每场比赛结束后,我会到裁判员处领取成绩报告单,到竞赛处复印,再将复印稿送至新闻宣传处。
工作的内容虽简单,却也让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要熟悉工作环境。场馆各办公室的位置及排球比赛的相关事宜要熟记于心,这是志愿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2、明确作为一个志愿者的职责。志愿者的工作是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碰到突发事件以及职责之外的事情需要及时向工作处反映,不可以袖手旁观,更不能自作主张。(事件:7月9日,比赛的第二天中午,第二休息室门坏了,我小组成员立即报告给竞赛处办公室使之得到及时处理,没有影响到运动员的休息。)
3、明确工作和休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和工作规范完成任务,防止因工作疏漏发生事故,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4、既注重各个工作环节,又顾及整体,使整体运行流畅。(例如,捡球员捡球,首先需要保证自己的传球准确到位,然后要使得6个人之间配合协调,最终要达到传递有节奏地进行。)
5、不可蛮干。许多工作远不是只要出力就会做好,还得动脑子。(例如,擦地是个苦力活,看上去不需要什么训练,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有很多技巧。三个人需步调一致,用力要适中,转动过程要协调,速度要有保证……反复练习,将技巧熟练运用才能达到最后三个板擦一条直线,动作敏捷。)
同时,我还发现了几点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弥补:
1、没有始终微笑服务、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由于之前的工作中没有注意到“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全运志愿者形象”的重要性,没有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也因为自己对志愿者工作认识的不够到位,没有在完成当前工作后积极主动地请求新的任务。
2、宣传工作做得不充分。没能积极地在工作之余总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向志愿者工作部反映本处(室)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感受,不利于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和开展宣传活动。
针对以上的经验和不足,在此为自己的暑期进行了一些计划,希望会有助于今后志愿工作的进行。
1、暑假期间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全运知识,加深对志愿工作、对章丘历史文化的了解,使自己能够在全运会正式比赛之前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2、根据总结的经验和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志愿工作能力,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注重相关方面的培养,夯实基础。
总之,在接下去的志愿服务中,我会以“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微笑、专业、精细、主动、得体”的服务标准,以“我热诚、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的服务口号,积极地参与到全运会的服务当中,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创造属于我们志愿者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