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资料

“吴王欲伐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来源:网友 时间:2022-09-09 手机浏览

“吴王欲伐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孺子善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鲁人曹沫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乃其兵(停止) B、 告其左右曰(身边的人)

C、 君其之(企图) D、 桓公乃尽归鲁之侵地(答应)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怀丸操弹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C、 君图之 安陵君许寡人

D、 于是桓公遂割鲁侵地 不知有汉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②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22、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C(3分) 20、BC(4分)

21、 ①(蝉、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面有祸害啊。(2分)

②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乐,对各诸侯背信弃义,从而失去天下人的支援,还不如给他(所侵占的鲁地)(2分)

22、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

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遂割鲁侵地”。(4分)

翻译一:

吴国国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诫大臣们说:“谁敢劝阻就处死!”门客中有一个青年想要劝诫吴王但又不敢,于是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游玩,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晨如此。吴王问道:“你过来,有什么必要让衣服(被露水)都沾得这样湿呢!”青年回答:“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击它。这三种动物,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翻译二: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勇士,曹沫是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你)不能这样。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