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胡建传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军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臣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②不入军,军容③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④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⑤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解】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厅堂。②国容: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
③军容:军中(特殊)的军法制度。
④丁外人:人名。⑤甲舍:甲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慰藉:抚慰
B、时监军御史为奸 为奸:做奸邪之事
C、执事不诿上 诿上:连累上司
D、奔射追吏,吏散走 散走:散开行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约其走卒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诛恶以禁邪 焉用亡郑以陪邻
C、欲民先成其虑也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D、或将交刃而誓 青取之于蓝而青出于蓝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胡建秉公执法,发现监军御史违法,就带领下属前去捉拿并斩杀了他,为严肃军法起到了模范作用。
B、胡建执法斩杀监军御史,是谨遵军法上所说的“军正执法,不属于将军,将军有罪,军正可以上奏;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军正都可以依法治理”的条例执行的。
C、皇帝的诏书中说:国家的法律不完全适用于军营。因此打消了胡建关于副职执法的
疑虑。
D、胡建扬名是因为在渭城令与帝妹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不畏权贵、敢于同恶势力斗争得精神。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壁垒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D(散走:散开逃跑)
5、B(A项,前“乃”为副词,于是、就;后“乃”为副词,竟、竟然。B项,两个“以”均为连词,连接手段与目的,可译为“来”。C项前“其”为代词,作定语,当“他的”讲;后“其”为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还”。D项,前“而”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译为“着”;后“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为“但是”“却”等。
6、D(胡建扬名的原因是依据黄帝时的军法上说的“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军正都可以依法治理”条例斩杀了监军御史,而皇帝也认同他不必采用文吏的议处。)
7、(1)如今监御史公然打通军营的矮墙来达到做买卖获利的目的,(自己)私下里做买卖,而且跟军士们一齐作交易,(如果)不确立坚定的同敌人斗争的决心,(没有)勇猛地打击敌人的气节,(得分点:翻译“穿”“市”各1分,句意3分)
(2)军队的营垒已经筑好,穿壁墙不从正路走的人,这就是奸邪之人,是奸邪之人(应)杀!(得分点:翻译“壁垒”“奸人”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