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资料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鹧鸪天》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友 时间:2022-11-26 手机浏览

出自南宋诗人朱敦儒的《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赏析
  这首词作于西都,即洛阳,很具特色。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佳作,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片,写作者在洛阳时,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临江仙》),过着流连风月的疏狂生涯。

起句,开门见山:我是清都山水郎;,直率地说出自己不乐世尘,而留恋于山水自然的生活,心怀坦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列子&周穆王》:王实明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天教分付与疏狂。;是天帝教我这样的。疏狂,不受礼法约束。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劝),天帝给予的凭证;章,写给帝王的奏章。这就是说,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这是天帝批准的,也是屡次上书帝王才得到的。诙谐风趣,富有鲜明的个性。《宋史&文苑传》说: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

下片,反映作者几曾著眼看侯王;,即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的思想。这句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写照。作者虽不愿在朝作官,但对国家的命运还是关心的。虽身隐居伊嵩,啸傲洛浦,留恋山水清音,而事实上仍换酒春壶碧,脱帽醉清楼;(《水调歌头》),射麋上苑,走马长楸;(《雨中花》),仍不能忘情于十丈红尘。

黄升在《绝妙词选》中说他: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这首词就是一首婉丽流畅的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