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句名言,孔子格言说说(精选62句)
孔子格言说说1
1、道不同,不相为谋。
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5、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7、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0、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13、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
14、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家语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2、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4、未知生,焉知死?
2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2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格言说说2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5、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8、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9、与伴侣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苦求不得,从吾所好。
11、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1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5、未知生,焉知死?
2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格言说说3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行求,从吾所好。
3、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