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名人名言10句,读书名人名言(精选47句)
读书名人名言1
1、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作者:艾迪生
2、不教一日闲过。作者:齐白石
3、开聪明话才见,固资读书,若化质养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虽读书万卷,所知似几于贤圣,其性情气量,仍毫无异于乡人也。——颜元
4、书籍——今世真正的大学。——英·卡莱尔
5、读书对付伶俐,也像体操对付身体一样。—— [美]爱迪生
6、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一发超然。
7、把书读好就等于把路走好。
8、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9、在你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1、多看书,等于走向成功。
1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作者:郑燮
13、用源头和流水的干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气做正直的事。——薛瑄
14、读书是与高尚人谈话。
15、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作者:郑成功
1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17、读好书,以不读坏书为条件。因为生命是短暂的,而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叔本华
18、书比爱人忠心,比亲人有趣,比烟酒、彩票深邃,书比宗教调皮,却又比巫术庄重,书让我们不必离开人的世界,就能坐拥天堂和地狱。——杨照
19、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作者:庄周
20、为学习而读书,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各级学校的课程,大体上都是带有强迫性的东西,非读不可。——郭沫若
21、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
22、读书的方法大体上要看自己是为了什么目的,有的为学习而读书,有的为创作而读书,有的为研究而读书,有的为教育而读书。假如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异。——郭沫若
23、读书能够认识天地之大小,悟透人生之难易。
24、以眼读书,所得甚微;以心品书,方悟真谛。
25、每读一本书,都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笔打上杠,对书中的主要问题和要点,在书旁做些摘要。特别重要的,抄在书眉上或抄录到纸条上,夹在书页里。一本书读完之后,还把主要酶论点及可供参考和需要研究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查找;二是摘一次,过一次脑子。读懂才会摘,为了摘,必须读懂。——廖沫沙
26、读书须达到四项目的之一,四项目的是:一知识,二信仰,三便利,四快乐。—— [法]德哈姆
27、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除了研习自己所治专业的学识外,业余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而且,我认为一个人除阅读有字的书外,还应该阅读社会、自然那本"无字的大书"。——秦牧
28、念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读书名人名言2
1、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富兰克林
3、"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类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修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吕叔湘
4、在康庄尘埃中,常苦人事夺光阴;得岑寂处可读书作字佳焉?——黄庭坚
5、读书贵在读懂他人,创作贵在创出自我。
6、减压方式,多读书;烦恼时刻,多读书;失意之时,多读书;要想快乐,多读书;成就辉煌,多读书;万事如意,多读书;4、23世界读书日,请你一定多读书,祝你人生轻爽度,快乐美好乐无数!
7、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佚名
8、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9、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
10、读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培根
12、念书愈多,精力就愈结实而勇敢。
13、时代变了,现在机遇比以前更多,但代价更高,人们变懒了,不愿意读书不愿意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当代人不读书,根本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作者:梁文道
14、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佚名
1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者:欧阳修
16、当我明白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严文井
17、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阿·斯米尔诺夫
18、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培根
19、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