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大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精选130句)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1
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4、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3、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2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6、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8、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2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2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lt;论语集注gt;卷一》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1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1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8、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2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7、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2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3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igrave;)》
5、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6、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9、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6、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1、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2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9、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4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6、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4、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lt;孟子集注gt;卷二》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egrave;)《题画·竹石》
2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警句5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9、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轻诺必寡信。——《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