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唐代 / 岑参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古诗翻译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
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
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
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古诗解释
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
赤亭道口: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脱鞍:一作“脱衣”。酒家垆:此代指酒店。
古诗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
古诗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古诗作者介绍
岑参 :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
岑参的名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岑参《暮秋山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出自唐代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出自唐代岑参的《感遇》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的古诗
早上五盘岭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逢入京使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寄左省杜拾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渔父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感旧赋附歌
终南东溪中作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赵将军歌
首秋轮台
江上阻风雨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冬夕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初至犍为作
登凉州尹台寺
火山云歌送别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 其一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