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唐代 / 钱起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 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送僧归日本拼音版注音
shàng guó suí yuán zhù , lái tú ruò mèng xíng 。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fú tiān cāng hǎi yuǎn , qù shì fǎ zhōu qīng 。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shuǐ yuè tōng chán jì , yú lóng tīng fàn shēng 。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wéi lián yī dēng yǐng , wàn lǐ yǎn zhōng míng 。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古诗翻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古诗解释
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住:一作至;,一作去;。
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
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一作浮云;。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
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法舟:指受佛法庇佑的船。一作法船;。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
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像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
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惟怜:最爱;最怜。一作惟慧;。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一作一塔;。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古诗背景
唐代国势强盛,日本派了不少遣唐使来到中国,还有不少僧人同来学习文化、技艺,求取佛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这首诗是作者赠送给即将回国的僧人的,当时诗人在长安。
古诗赏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此诗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此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全诗前半部分写日本僧人来华,后半部分写日本僧人回国,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充满宗教色彩,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并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全诗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古诗作者介绍
钱起 :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
钱起的名句
晴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钱起 《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出自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出自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钱起《送僧归日本》
出自唐代钱起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一作:溪上)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出自唐代钱起的《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黄莺一作:黄鹂)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故池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出自唐代钱起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一作:溪上)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出自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钱起《送僧归日本》
出自唐代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出自唐代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出自唐代钱起的《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黄莺一作:黄鹂)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钱起《送僧归日本》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的古诗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春郊
送僧归日本
寄永嘉王十二
赠阙下裴舍人
巨鱼纵大壑
题崔逸人山亭
效古秋夜长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九日登玉山
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早下江宁
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 裴迪书斋望月
沭阳古渡作
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
南溪春耕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长安落第作
送韦信爱子归觐
送崔十三东游
送征雁
避暑纳凉
与赵莒茶宴
省试湘灵鼓瑟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